第十一章 先进篇12(1 / 2)

《论语》:孔子对弟子的不同评价与期望

《论语》二十篇中,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散见于各篇。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到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往往是根据弟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诲。这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孔子对弟子的总体评价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是孔子对弟子才能的概括性总结和评价。他将弟子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每一类中,都列举了两位优秀弟子为代表。

德行类中,颜渊安贫乐道,以德行著称;闵子骞为人孝行,以德行为先;冉伯牛为人德行高洁,为孔子所称赞;仲弓为人宽厚,有德行之风。这四位弟子,都以德行为自已的修行目标,他们的品德和行为,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言语类中,宰我善于言辞,善于辩论,但有时言辞过于犀利;子贡则口才出众,善于外交辞令,为孔子所器重。这两位弟子,都以言语为自已的特长,他们的言辞和口才,都为后人所称道。

政事类中,冉有善于理财和治理国家,为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季路则勇敢果断,善于治军和打仗。这两位弟子,都以政事为自已的专长,他们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都为后人所敬仰。

文学类中,子游精通文学典籍,善于阐发经义;子夏则善于文学创作和传授学问,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这两位弟子,都以文学为自已的追求,他们的文学才华和学术成就,都为后人所推崇。

孔子对弟子的这种分类和评价,既是对他们才能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望和指引。他希望弟子们能够发挥自已的特长和优势,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成就和贡献。

二、孔子对弟子个性的评价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孔子,为什么给卫国大夫孔圉谥号为“文”。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敏捷又好学,向不如自已的人请教时从不认为羞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在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表达了自已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种学习态度的赞扬和肯定。

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

孔子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这是孔子对四位弟子个性的评价。高柴虽然愚笨,但为人忠厚老实;曾参虽然迟钝,但为人好学不倦;颛孙师虽然偏激,但为人勇敢果断;仲由虽然鲁莽,但为人豪爽直率。孔子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缺点而否定他们,而是看到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却常常贫困。端木赐不安于命运和本分,去经营商业买卖,猜测行情常常猜中。这是孔子对颜回和子贡的评价。颜回安贫乐道,品德高尚,但生活贫困;子贡则不安于现状,善于经营商业,富有经济头脑。孔子对颜回的品德表示赞赏和肯定,对子贡的商业才能也给予了认可和肯定。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走在最后,将要进城门时,他鞭打着自已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这是孔子对孟之反谦虚品质的评价和赞扬。孟之反在战斗中勇敢无畏,撤退时又甘于走在最后,不居功自傲,这种谦虚谨慎的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这是孔子对子夏的期望和教诲。他希望子夏能够成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君子儒者,而不是只追求名利、不顾道德的小人儒者。

三、孔子对弟子学业的评价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已害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这是孔子对子路学习态度的教导和提醒。他告诫子路要爱好学习,不断充实自已的知识和品德修养,以避免六种弊病的发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这是孔子对颜回学习态度的评价。颜回虽然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但他对孔子的教导总是毫无异议地接受和服从,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因此,孔子认为颜回并不能对他产生帮助和启发。这也反映了孔子对弟子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的重视和期望。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他其实并不愚笨呀!”这是孔子对颜回学习态度的进一步评价。颜回虽然表面上不提出反对意见,但他私下里却能够深入思考、领悟和发挥孔子的教导。因此,孔子认为颜回并不愚笨,而是有着深刻的思考能力和领悟能力。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都不如他。”这是孔子对颜回和子贡学习能力的比较和评价。颜回具有卓越的领悟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够闻一知十;而子贡虽然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只能闻一知二。孔子对颜回的学习能力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肯定,同时也对子贡的谦虚和自知之明表示了赞赏。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宰我问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这是孔子对宰我关于“仁”的问题的回答和教导。宰我试图通过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来质疑“仁”的合理性,但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通过反问和比喻来引导他思考“仁”的真正含义。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被欺骗和迷惑所左右,这才是真正的“仁”。这也反映了孔子对弟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期望。

四、孔子对弟子道德修养的评价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已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全仁义。”这是孔子对志士仁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论语》:“过犹不及”的中道思想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已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这是孔子谈论季氏僭礼的事。鲁国正卿季氏按照周天子的规格享用了八佾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僭越行为。

《论语集解义疏》中说:“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六佾,四十八人;四佾,三十二人。”古代宫廷乐舞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照周礼,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这种行为明显破坏了周礼的“礼制”,所以孔子认为季氏的做法越过了君臣名分的界限。

《论语正义》中说:“礼,以节制为义,故过制则乱……制犹节制也。夫礼所以制中也,故云‘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的本质是“节制”,通过规定名分等级、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以节制人们的行为。所以,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在礼的约束下进行,任何超出礼制规定的行为,都被视为越礼,越礼即为非礼、失礼。孔子强调礼的等级差别,目的是让人们各安其分,维护周朝的等级制度。

《论语》中多次谈到“过犹不及”的中道思想。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了些,子夏则显得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中庸之道是一种伦理道德标准,它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时保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避免极端和偏激。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也不是调和主义,而是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寻求事物的平衡点,使事物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发展。

中庸之道讲究适度原则,主张无过无不及,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以达到和谐与平衡。过度和不足,都会偏离中正之道,产生不良后果。

“过犹不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分寸和火候,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关系,使事物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思想体现了孔子的哲学智慧和人生经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他强调,君子应该在中庸之道中寻找自已的立身之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中庸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领悟和掌握。

下面根据《论语》的记载,从为人、为学、为政三个方面,探讨“过犹不及”的中道思想。

一、为人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了他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了他的质朴,就会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孔子这句话谈论的是君子的品质修养。他认为,质朴和文采是君子的两种基本品质,两者不可或缺,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构成君子的完整形象。如果只有质朴而没有文采,就会显得粗野,缺乏教养和风度;如果只有文采而没有质朴,就会显得虚浮,缺乏真诚和实在。因此,君子应该在保持质朴的同时,不断修炼自已的文采,使两者相得益彰,达到和谐统一。

“文质彬彬”是对君子形象的具体描绘,它要求君子在内外兼修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也要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内在品质的培养需要注重道德修养、知识积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训练;外在形象的塑造则需要注重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言谈文雅等方面的修炼。只有内外兼修,才能使自已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文质彬彬”也体现了中庸之道的精神。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原则,主张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在君子的品质修养方面,中庸之道要求君子既不要过于质朴而粗野,也不要过于文采而虚浮,而是要找到质朴和文采之间的平衡点,使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统一,使自已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孔子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意思是说,狂妄而不直率,无知而不谨慎,表面诚恳却不守信用,我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孔子批评了三种不好的品质: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这些品质都偏离了中庸之道,表现为极端、偏激或虚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