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人祸133(1 / 2)
完颜宗望端坐在金营的大帐之中,帐内四角燃烧着四座铜制火盆,烈焰跳动,火光映照在帐篷的每一寸帷幔上,仿佛涂上一层血色的光辉。
金兵甲胄在火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寒光,似乎每一道光芒都带着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帐篷内的空气带着沉重的焦灼感,火盆虽带来温暖,但在这严寒的季节中,帐内外的温差却如同两个世界。
帐外,北风呼啸,如同万马奔腾,夹杂着凛冽的寒意,不断冲击着帐篷的厚实帷幕,猎猎作响。
那风声,犹如来自战场的呐喊与厮杀,时刻提醒着众人这片大地上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
空气中弥漫着铁与血的气息,沉重而压抑,让人心神俱疲。
偶尔有一两片枯叶从空中飘落,被风卷起,撞击在营地的盾牌与长矛上,无声无息。
金军士兵在帐外一字排开,甲胄寒光闪闪,长矛直指天空,身形如同铁塔般挺拔。
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营地的每一个角落,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没有半点松懈的表情,仿佛随时等待着出击的命令,杀气凝重,仿佛凝聚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整个营地都笼罩在其中。
大帐内的沉寂与外界的肃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完颜宗望身披厚重的金甲,甲胄上的金色纹路如巨龙盘踞,彰显出他的无上威严。
火光映照在他冷峻的面庞上,微微泛着金色的光泽。
他的神情冷峻如冰,目光深邃,仿佛洞悉了一切。
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不时在帐内来回巡视,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宋朝的使臣,此刻正跪坐在完颜宗望的面前,浑身僵硬,双肩微微颤抖。
他的衣衫虽是锦袍,但此刻却早已被冷汗浸湿,贴在了身上。
使臣的额头上密布着一层细密的冷汗,一滴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却不敢伸手去擦拭。
他的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
他的目光游移,始终不敢与完颜宗望对视。
使臣不过是“练气”三段的修为。
面对境界已达“有志”七段的完颜宗望,他的修为宛如撼树蜉蝣,连呼吸都被压制得极为困难,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稀薄。
他能感受到那股来自四面八方的杀气,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他的身心紧紧束缚住。
每一口气息,仿佛都带着难以承受的重量。
突然,完颜宗望打破了帐内的沉寂。
他的声音低沉如滚滚雷鸣,充满威压,直刺使臣的耳膜:“你们家皇帝派你来,究竟是何用意?”
那声音,如同一柄寒冷的利刃,冰冷刺骨。
帐中的空气瞬间变得更加凝滞,仿佛连呼吸都被凝固了一般。
完颜宗望的目光,冷冽而锐利,注视着使臣,似乎要将他的每一个念头都看穿。
使臣闻言,身体猛然一颤。
他强忍着内心的恐惧,艰难地抬起头来,声音带着颤抖:“大、大王,我朝皇帝钦宗,心系两国安宁。”
“特命我前来,请求贵国罢兵,以免生灵涂炭。”
“我朝愿与贵国重修旧好,共享太平。”
说话时,使臣的脸色苍白如纸,声音抖得厉害,显然已经被完颜宗望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用尽全身力气才说完这句话,心脏狂跳不止。
完颜宗望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嘴角勾起,冷笑一声。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眼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跪在地上的使臣,仿佛要将他的每一寸心思都彻底看穿。
使臣在他的注视下,只觉得浑身冰冷,脊背发麻,心跳加速,仿佛随时会被这目光穿透。
“你们如今还有什么资格谈太平?”
完颜宗望轻轻一挥手,似乎是在驱散眼前的空气。
他语气中的轻蔑与不屑,如刀般锋利,直刺使臣的心扉。
完颜宗望继续说道:“我大金南下之势如风卷残云,所到之处,宋军不战而降。”
“兵临城下,你们也配跟我们谈条件?”
“你们的皇帝,难道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使臣听闻此言,脸色愈发苍白,仿佛整个人都被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
他心中惊恐万分,但面对完颜宗望的质问,却不敢有丝毫反驳。
他只能低下头,嘴唇微微颤动,喃喃道:“是,是,大王所言极是。”
完颜宗望有些厌烦地皱了皱眉头,不再理会宋朝使臣的怯懦。
他缓缓站起身来,双手背负在身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大帐中央。
他的身影高大挺拔,在火光的映照下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岳,给人一种不可动摇的威压。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他的步伐移动,心头莫名感到一阵压抑。
他走到使臣面前,俯视着这个早已被吓破了胆的宋朝使者,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随后,完颜宗望的语气忽然一转,带上了几分玩味与讥讽:“不过,我大金一向仁义,不似你们宋人那般奸猾。”
“我们愿意和谈,但你们也得拿出诚意来。”
“否则,下场如何,你应该很清楚。”
其实,完颜宗望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他根本不打算与宋朝真正和谈。
此番长途跋涉,金军确实需要时间休整,因此也的确需要暂缓攻势。
所谓和谈,这也只是缓兵之计。
若宋朝真的吓破胆子,答应了他的条件,开战之前先拿点战利品,也未尝不是件美事。
使臣听到完颜宗望愿意和谈的言辞,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完颜宗望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
“不过,我有几个条件,若你们能答应,和谈倒也不是不可能。”
他说罢,抬手示意,一旁的亲兵立刻恭敬地捧上一份文书,递到使臣面前。
使臣颤抖着双手接过文书,缓缓展开。
他的眼睛扫过纸上的内容,整个人瞬间如遭雷击。
文书上列出的条款,字字如刀,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他双手猛地一颤,差点将文书掉在地上。
使臣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冷汗如雨下。
他的目光停留在文书上,心中一阵剧烈的震惊与恐惧。
这哪里是什么和谈书?
分明是宋朝的催命符!
他咬紧牙关,将心中的惊怒死死压下,脸上不敢露出丝毫反抗的神情。
“大、大王,这条件……恐怕……”
他战战兢兢地开口,声音微弱,却在完颜宗望那冰冷的目光下,硬生生将后半句话吞了回去。
完颜宗望冷冷一笑,语气中充满了轻蔑与威胁:“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与我讨价还价?”
“滚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这就是我大金的条件。“
“如果不答应,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看我大金铁骑,踏破汴京吧!”
“滚吧!”
使臣闻言,只觉得天旋地转,心中绝望到了极点。
他不敢再多说一句,双膝跪地,连连叩首,恭敬地将文书收入怀中。
随后,他踉跄着站起身来,脚步虚浮,步履沉重地退出了大帐。
帐外,北风依旧呼啸,寒冷刺骨,杀气弥漫的金营中,仿佛连空气都变得凝滞。
完颜宗望冷眼看着使臣远去的身影,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嘲弄的笑意。
他转身走回帅位,神情冷峻,仿佛已然看透了宋朝从内散发出来的腐朽之气。
“和谈?”完颜宗望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
“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
汴京的早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宛如一层轻纱笼罩着整个皇城。
宫殿高耸的琉璃瓦屋檐被晨曦微微映照,光线透过云雾,洒在大殿门口的汉白玉石阶上。
石阶微湿,闪烁着若有若无的光芒,仿佛在为这沉重的时刻平添了一丝冷峻。
大殿之中,气氛如压在胸口的重石,令人呼吸沉重。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远处风声偶尔穿过殿外的宫墙,带来几分寒意。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仿佛连墙上的每一幅画卷、每一根梁柱都在这份压抑中微微颤动。
殿正中,司礼太监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手中紧握着金军的使者带回的书信。
他面无表情,双目微垂,神色沉静如水。
然而,他手中的那封书信,却像一柄沉重的巨石,压在了每一个朝臣的心头。
他轻咳一声,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静的大殿中回响。
司礼太监展开书信,目光扫过上面的字句,随即开始朗读。
他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击在大殿内众臣的心上。
“金军要求,宋朝赔款五百万两黄金。”
他的声音虽平静无波,但这简单的一句话,却仿佛炸雷一般在殿内回响。
众臣心头一震,面色骤变。
“赔偿五千万两白银。”
“赔偿牛马一万头。”
“赔偿绸缎一百万匹。”
每一个条件宣读出来,仿佛空气中的寒意又加重了一分。
殿内的烛火微微摇曳,映照出大臣们苍白的面容。
“陛下须尊称金帝为……”
当他读到下一条要求时,司礼太监的声音忽然一顿,目光微微一缩,似乎连他也觉得这条内容实在过于苛刻,不敢轻易读出。
他抬眼看向坐在龙椅上的宋钦宗赵桓,稍作犹豫。
赵桓轻轻抬手,疲惫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读下去。
太监心中一凛,低下头,声音微颤:“陛下须尊称金帝为……伯父。”
这句话如同冰冷的铁链,沉重地压在了每一个大臣的心头。
殿内静得可怕,仿佛连空气都在瞬间凝固。
随即,太监继续读道:“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随着每一条条款的宣布,大殿的气氛越来越凝重,仿佛梁柱也承受不住这沉重的压力而微微颤动。
众臣低着头,神情各异。
许多大臣的脸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
但却无人敢发表议论。
更无一人敢发出反对的声音。
大殿正前方,宰相李邦彦缓缓站了出来,脸色阴沉,但眼神坚定。
他拱手作揖,声音沉稳如山:“陛下,眼下我大宋兵力不足,金军强势,若不尽快议和,只怕汴京难保。这些条件虽苛刻,但为保全大局,还请陛下三思,速作决断。”
李邦彦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大臣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他。
不少人微微点头,仿佛找到了依靠。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骤然打破了这片宁静。
“不可!”
声音不高,但掷地有声,震得在场众人心中一颤。
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发声处,只见李纲站了出来。
他面色严肃,双眉紧锁。
李纲拱手作揖,坚定不移地道:“陛下,金军所要的赔款,即便倾尽我大宋财力,亦不足以满足其贪欲!”
他抬眼,目光如炬,直视着皇帝:“京城仅仅一座孤城,如何能承担如此巨额赔款?”
“更何况,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乃是国家屏障。”
“若轻易割让,金军得寸进尺,岂不危及江山社稷?”
李纲的一番话如惊雷乍起,震得在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他神情坚毅,语气铿锵,完全不为殿内压抑的气氛所动。
几位大臣忍不住微微点头,似乎赞同李纲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