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庆历风云(四)(1 / 2)

这件事刚刚平息下去,皇上勉勉强强抽点功夫进了茶点,宦官见机呈上翰林学士代皇上起草的《罪己诏》。

皇上看了两遍很不满意,认为罪己诏没能真正表达出自己敬天畏民的心情,他便亲自将其中一段改为:“乃自去冬时雪不降,今春太旱,赤地千里,天威震动,以戒朕躬。兹用屈己下贤,归诚上叩,冀高穹之降监,悯下民之无辜,与其降疾于人,不若移灾于朕。自今避殿减膳,许中外实封言事。”

移灾于朕,避殿减膳,皇上祈盼上苍早降甘霖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啊!

按理说,这样仁德的皇上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那也有人不满意。俗话说按倒葫芦瓢起来,麻烦就是不断,皇上改动罪己诏这件事竟惹恼了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

次日早朝,学士上表说自己不配承担这一职务,他要效仿前朝故事请辞,引得本就心情不畅的皇上更加不痛快。

学士却理直气壮地道:“昔者,杨大年为学士时,草答契丹书有‘邻壤交欢’之句。草诏进呈先帝真宗,真宗在其侧注云:‘朽壤、鼠壤、粪壤乎?’大年见了便改为‘邻境交欢。’同时递上辞呈,理由是引唐故事:学士作文书有所改,为不称职,当罢。改一‘壤’字辞职已有先例,何况今上改了这么一大段。”

皇上心里这个烦,你也不看看时候,跟着添什么乱哪。心里有气,却又不得不解释:“情势所迫,朕的心情实在太焦虑了。朕为向上天表示诚意,这些话只有朕自己才能说,实在怨不得你。”

好说歹说,连哄带劝地总算将学士安抚下来,学士也借机收回辞呈。

皇上对天降祥瑞或惩罚这些东西并不太轻信,不像他的父亲真宗那样。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一次,朝廷准备修缮东华门,太史奏道:“太岁在东,不可犯。”皇上在其奏章上批道:“东家之西,乃西家之东。西家之东,乃东家之西。太岁果何在?其兴工勿忌。”

但是对于关系天下苍生、社稷安危的祈雨之事,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不诚之心。

这个罪己诏一下,也许真的是皇上的真诚态度感动了上苍。

是夜皇上在宫内焚香祷告,眼见着乌云遮月,远远传来闷雷声,皇上怀着惶惶不安的心,赶紧跑到庭院向天百拜。应了皇天不负苦心人这句话,一声炸雷在头顶响过,不一会儿天降大雨。

担心这好不容易祈来的降雨是阵雨,为表虔诚之心,皇上站在雨中连脚步都不敢挪,任凭大雨从头到脚地淋着,心里还默默祷告着,大雨多下会儿多下会儿。

宦官赶紧送上雨篷,皇上挥手让他走开。陪着皇上的嫔妃见雨一来,都急急忙忙躲到廊下,回过头来见皇上佇立在雨中纹丝不动,又都跑回到院中,陪着皇上一起淋雨,直等到雨住。

当个皇上也是真难啊!

次日,百官上朝贺喜,皇上对百官道:“天从人愿,幸甚!昨夜朕于殿庭站立雨中向天百拜,焚生龙脑香十七斤,直至午夜,从头到脚淋了个透心凉。”

王素关心地对皇上道:“臣已听说陛下昨夜淋雨,千万要注意龙体啊!陛下事天固当恭谨敬畏,可是阴气太盛足以致疾,也应当慎之又慎。”

皇上听了暗道:“好话都让你们说了,好人都让你们做了,朕怎样做都不恰当。”嘴上当然不能那样说,“唉,朕念不雨,欲以自身为牺牲,不敢惜身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