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阳货篇18(2 / 2)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立论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人性论命题。
首先,孔子所说的“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始状态,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善恶之分。孔子说:“性相近也”,就是说人的自然禀赋是相近的,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人都是由父母所生,都禀受了天地之气,所以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机能是相似的。孔子并没有说人性本善或本恶,也没有说人性有善有恶,他只是说人的自然禀赋相近,这是符合事实的。
其次,孔子所说的“习”是指人的后天习惯和社会环境,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善恶之分。孔子说:“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后天习惯和社会环境是相差很远的,这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社会经历等不同造成的。孔子认为,人的善恶是由后天的习惯和社会环境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自然禀赋决定的。因此,孔子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习惯,塑造人的品格,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
最后,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目的是为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孔子认为,既然人的自然禀赋相近,那么人的善恶就取决于后天的习惯和社会环境,而习惯和社会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人的善恶也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已的习惯,提高自已的品德,成为有道德的人。同时,孔子也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要根据人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教育,不能一刀切。
综上所述,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立论的,旨在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自然禀赋相近,没有善恶之分;人的善恶是由后天的习惯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有善恶之分。因此,孔子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的习惯,塑造人的品格,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这一命题不仅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世的人性论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命题的哲学意义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一命题揭示了人性与习性的关系,以及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为我们理解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首先,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揭示了人性与习性的关系。人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是指人的后天习惯和社会环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性与习性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人性是内因,习性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人性是习性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习性是在人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习性也对人性产生影响,习性可以改变人性的表现形式,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人性的本质。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性等同于习性。
《论语》中的宽容心态:以“古者民有三疾”为引
在《论语》这部蕴含深邃智慧的经典中,孔子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真谛。其中,“古者民有三疾”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孔子对人性深刻的理解,更展现了他那宽容而包容的心态。本文将以“古者民有三疾”为引子,探讨《论语》中蕴含的宽容心态,以及这种心态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一、“古者民有三疾”的解读
《论语·阳货》篇中记载:“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孔子在这里提到的“三疾”,指的是古代人们普遍存在的三种毛病或缺点。首先,“狂”在古代表现为一种豪放不羁、不受礼法约束的态度,但尚能保留一定的本真与直率;而到了孔子所处的时代,“狂”则演变成了放纵无度、毫无节制的状态。其次,“矜”在古代指自尊自爱、有所不为的品格,虽然有时显得清高,但内心仍保持着一份谦逊与廉洁;然而到了后世,“矜”却变成了骄傲自大、容易愤怒和怨恨的情绪。最后,“愚”在古代指的是一种质朴无华、不谙世事的纯真,虽然缺乏智慧,但言行坦率;而到了孔子的时代,“愚”却演变成了狡诈虚伪、欺骗他人的行为。
孔子通过对比古今“三疾”的变化,表达了他对人性堕落的忧虑和对纯真时代的怀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指出这些缺点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对人们的严厉指责或全盘否定,而是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现象。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局限和弱点,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改正这些缺点,而不是一味地苛责和指责。
二、《论语》中的宽容心态
孔子的宽容心态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强调“仁爱”和“恕道”,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以下是对《论语》中宽容心态的详细解读:
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仁爱之心是宽容心态的基础。他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已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种仁爱之心不仅体现在对亲人的关爱上,更体现在对陌生人的同情和尊重上。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因此,在面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时,我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包容和理解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
恕道精神
“恕”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种能够宽恕他人、包容他人的心态。孔子认为,“恕”是通往仁爱的桥梁,只有具备了恕道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仁爱。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恕”的重要性,如“吾道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等。这些言论都表明,孔子认为宽容和包容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适度、平衡和公正。在孔子看来,过度的批评或指责往往会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而适度的宽容和包容则能够化解矛盾、增进和谐。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该遵循中庸之道的原则,既不过于严厉也不过于宽容,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处理。
自我反省
孔子认为,宽容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包容和理解,更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过程。他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即每天都要对自已的言行进行反省和检查。在反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自已的缺点和不足,勇于承认并改正它们。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心态去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和时间。
三、宽容心态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宽容心态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宽容心态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和分歧。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这些矛盾和分歧,尊重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就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冲突。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和理解他人,就能够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提升个人修养
宽容心态能够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在面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时,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和理解他们,就能够避免产生怨恨和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是我们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宽容他人,我们也能够学会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已和他人,从而不断提升自已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推动社会进步
宽容心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一个宽容的社会中,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团结和协作的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宽容心态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一个宽容的环境中,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已的观点和想法,不必担心受到指责和批评。这种自由和开放的精神是激发人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宽容心态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宽容心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重要方法。当我们在面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时,可以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保持平和心态
平和心态是宽容心态的基础。在面对他人的挑衅或冒犯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过于激动或情绪化。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等方式,我们可以平复自已的情绪,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问题。
增强自我修养
增强自我修养是培养宽容心态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阅读经典著作等方式,提升自已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反思自已的言行、纠正自已的错误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已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培养宽容心态的有效方式。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他人。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学会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从而培养自已的宽容心态。
五、结语
“古者民有三疾”,这是孔子对人性深刻洞察的体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对人们失去信心或指责批评,而是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这些现象。这种宽容心态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智慧和胸怀,更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并践行孔子的宽容心态,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他人和世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