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阳货篇18(1 / 2)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一场权谋较量

《论语》第十七篇《阳货》篇,开篇就是“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这段话的意思是,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猪,想迫使孔子去他家道谢。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谢他。

阳货,又叫阳虎,季氏家臣,一度执掌鲁国朝政。阳货为人高调,做事张扬,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甚至敢于发动政变,囚禁季桓子。这样一个权臣,为何非要见孔子?孔子又为何不愿见他?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一、阳货为何要见孔子

阳货要见孔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阳货想拉拢孔子。阳货执掌鲁国朝政,虽然权势熏天,但名声不好。他欺压公室,专权朝政,引发很多大夫的不满。大夫们虽然对阳货不满,但阳货手握大权,大家也无可奈何。阳货想拉拢一些有影响力的士人,壮大自已的声势,孔子就是他想拉拢的对象之一。孔子是鲁国名士,虽然无权无势,但影响力很大,阳货想利用孔子的影响力,为自已造势。

二是阳货想试探孔子。阳货知道,孔子虽然无权无势,但也不会轻易依附于自已。阳货想试探一下,孔子对自已到底什么态度,能不能为自已所用。如果孔子愿意依附自已,阳货就可以利用孔子;如果孔子不愿依附自已,阳货也不会勉强,毕竟孔子只是个士人,对自已构不成威胁。

二、孔子为何不愿见阳货

孔子不愿见阳货,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孔子不愿依附阳货。孔子虽然无权无势,但有自已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孔子想通过自已的努力,恢复周礼,实现社会和谐。阳货虽然权势熏天,但欺压公室,专权朝政,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背道而驰。孔子不愿依附阳货,不愿与阳货同流合污。

二是孔子不愿卷入政治斗争。阳货执掌鲁国朝政,引发很多大夫的不满。大夫们虽然对阳货不满,但阳货手握大权,大家也无可奈何。孔子知道,自已如果卷入政治斗争,不仅会危及自身安全,也会破坏自已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孔子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不愿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三是孔子不愿失去人格尊严。阳货想拉拢孔子,但态度傲慢,没有礼贤下士的诚意。阳货赠送给孔子一只熟猪,想迫使孔子去他家道谢,这是对孔子的侮辱。孔子虽然无权无势,但有人格尊严。孔子不愿接受阳货的侮辱,不愿失去人格尊严。

三、阳货与孔子的权谋较量

阳货想拉拢孔子,孔子不愿依附阳货,一场权谋较量就此展开。

第一回合:阳货送礼,孔子躲避

阳货想迫使孔子去他家道谢,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猪。按照当时的礼俗,如果别人赠送礼物,受赠者必须亲自登门道谢。阳货想利用这个礼俗,迫使孔子去他家道谢,从而拉拢孔子。

孔子知道阳货的用意,不愿去他家道谢,也不愿接受阳货的侮辱。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谢他。孔子这样做,既避免了去阳货家道谢的尴尬,又避免了接受阳货侮辱的风险。

孔子这样做,虽然避免了尴尬和风险,但也显得不够光明磊落。孔子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孔子无权无势,无法与阳货抗衡,只能采取这种迂回的策略,避免与阳货正面冲突。

第二回合:阳货邀请,孔子敷衍

阳货见孔子不愿依附自已,也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便想试探一下孔子的政治态度。阳货邀请孔子去谈论政治,孔子敷衍了事。

阳货对孔子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意思是,你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不去施展,让国家迷乱,这能叫仁吗?阳货的话,看似是在试探孔子的政治态度,实则是在威胁孔子。阳货想告诉孔子,你有才能,就应该为国家效力,否则就是国家的罪人。

孔子回答说:“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意思是,不能这样说。——喜欢做官却屡次错过机会,这能叫聪明吗?孔子的话,看似是在回答阳货的问题,实则是在敷衍阳货。孔子想告诉阳货,我有才能,但我不想做官,也不想卷入政治斗争。

阳货见孔子敷衍了事,便进一步试探孔子的政治态度。阳货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意思是,日月匆匆流逝,岁月不等人啊!阳货的话,看似是在感叹时光流逝,实则是在催促孔子。阳货想告诉孔子,时光飞逝,你应该抓紧时间施展才能,为国家效力。

孔子回答说:“诺;吾将仕矣。”意思是,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孔子的话,看似是在答应阳货,实则是在敷衍阳货。孔子想告诉阳货,我会考虑做官,但我不想依附你,也不会卷入政治斗争。

第三回合:阳货质问,孔子坚守

阳货见孔子敷衍了事,便想质问孔子的政治立场。阳货质问孔子,是想让孔子明确表态,支持自已还是反对自已。

阳货对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无法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执政的那些人太危险了!阳货的话,看似是在感叹过去无法挽回,未来还来得及改正,实则是在质问孔子。阳货想告诉孔子,现在执政的那些人太危险了,你应该明确表态,支持我还是反对他们。

孔子回答说:“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我不是说过吗?最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哪能像个匏瓜似的,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孔子的话,看似是在回答阳货的问题,实则是在坚守自已的政治立场。孔子想告诉阳货,我有自已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不会依附任何人,也不会卷入政治斗争。

阳货见孔子坚守政治立场,不愿依附自已,也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便放弃了拉拢孔子的念头。阳货知道,孔子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不会为了权势和利益而放弃自已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阳货虽然权势熏天,但也无法改变孔子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坚守。

四、孔子与阳货较量的启示

孔子与阳货的权谋较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是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孔子虽然无权无势,但有自已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孔子不愿依附阳货,不愿卷入政治斗争,坚守自已的原则和底线。这种坚守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坚守自已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不为了权势和利益而放弃自已的信仰和追求。

二是灵活应变,不墨守成规。孔子在与阳货的较量中,虽然坚守原则和底线,但也灵活应变,采取迂回的策略,避免与阳货正面冲突。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谢他;阳货邀请孔子谈论政治时,孔子敷衍了事;阳货质问孔子的政治立场时,孔子坚守原则但灵活回答。这种灵活应变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灵活应变,不墨守成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三是保持冷静,不意气用事。孔子在与阳货的较量中,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没有意气用事。孔子知道阳货的用意和威胁,但没有被阳货吓倒或激怒。孔子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与阳货进行周旋和较量。这种保持冷静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左右或影响,以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四是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孔子在与阳货的较量中,始终坚持正义和道德原则,不畏强权和威胁。孔子虽然无权无势,但有自已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坚守。孔子不愿依附阳货,不愿卷入政治斗争,坚守正义和道德原则。这种坚持正义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坚持正义和道德原则,不畏强权和威胁,勇于捍卫自已的信仰和追求。

孔子与阳货的权谋较量,虽然只是一场小规模的较量,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智慧和精神,坚守原则、灵活应变、保持冷静、坚持正义,以更加成熟和理智的态度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挑战和困难。

《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探讨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这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滥觞,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以后,人性问题成为先秦诸子争论的热点,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目的是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从而为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提供理论依据。但孔子的人性论命题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展开论述,这就为后人的诠释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一、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命题的诠释

对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诠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性善论诠释孔子的命题。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以性善论诠释孔子的“性相近”,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之所以有不善之人,是因为人失其本心的缘故。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对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诠释却与孟子相同。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恶的人性相近,如果顺着人性发展,必然导致争夺、犯分、淫乱,所以必须有师法的教化和礼义的引导,才能使人向善。

二是以性有善有不善论诠释孔子的命题。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他说:“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论衡·本性》)告子的人性论与世硕相近,他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他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告子上》)又说:“生之谓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告子以杞柳为喻,说明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犹如杞柳本无所谓桮棬一样,善恶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董仲舒以阴阳论人性,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他说:“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以阴阳成,身以性情成。阴,天之贱也;阳,天之贵也。人之情,贪于贵而恶于贱,故从阳而违阴,故人之性,善善与恶恶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董仲舒认为人性包含贪(恶)和仁(善)两个方面,犹如天有阴和阳两个方面一样,善是人性中阳的成分,恶是人性中阴的成分,由于人“贪于贵而恶于贱”,所以人性表现为善。扬雄认为人性善恶混,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扬雄认为人性中善恶并存,如果修养善性,则为善人;如果放纵恶性,则为恶人。

三是以性二元论诠释孔子的命题。王充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善恶有质,他说:“人性有善有恶,犹水之有清有浊也。其清者湛澹,浊者浑秽,在人所治,为清为浊。犹夫水之在渎,为清为浊也。夫人之性,犹渎之水也,治之则清,不治则浊。”(《论衡·本性》)王充认为人性善恶如同水之清浊,有清有浊,有质有别,不可改变。他说:“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不可事炼,使善恶易也。犹人之筋骨,各有长短,不可力变,使长短均也。”(《论衡·率性》)王充认为人性善恶是由人所禀受的元气厚薄决定的,元气厚则人性善,元气薄则人性恶,而元气厚薄是自然形成的,不可改变,所以人性善恶也是不可改变的。韩愈认为人性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和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之性,他说:“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韩昌黎集·原性》)韩愈认为五常之性是善的,七情之性本身无所谓善恶,但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流于恶。他说:“性之于情,犹水之冰,清于水者也。情之于性,犹冰之于水,异于水者也。”(《韩昌黎集·原性》)韩愈认为五常之性如水之清,七情之性如水之冰,冰是水的变态,情是性的变态,所以情不能等同于性。

以上三种诠释类型,虽然对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命题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承认人性有善恶之分,只是善恶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而已。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性有善有不善论认为人性本身有善有恶,善恶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性二元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善恶是由人所禀受的元气决定的,不可改变。这些诠释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没有完全理解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命题的真正含义。 二、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命题的真正含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