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颜渊篇13(1 / 2)
《论语》探讨:颜渊问仁
《论语·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对话,是孔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章,也是儒家“仁学”纲领性的文献。颜渊问仁,孔子以“克已复礼”答之,并进一步解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讲“仁”的实践,亦即是讲“仁”的实行方法。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字在《论语》中出现得非常频繁,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凡一百零九见(包括“人”字作为“仁”字解的,如“人而不仁”的“人”字,其中有十一见)。可见,“仁”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那么,孔子所说的“仁”是什么呢?孔子在《论语》中的说法是颇不一致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此外,孔子还讲“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安仁”等等。
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对“仁”所作的不同回答,说明了“仁”这一概念在孔子思想中的多重含义。总的来说,“仁”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到治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切方面。但是,从孔子回答颜渊问仁的话来看,孔子认为,“仁”首先是内心的一种修养,即“克已”,也就是一个人要有对自已进行约束和要求的能力,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要使自已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礼”,是指周朝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那么,孔子为什么认为“克已复礼”就是仁呢?这就必须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极其复杂尖锐。孔子所向往的是西周初年的社会制度,认为那是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即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然而,到了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个“大同世界”早已被破坏了,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孔子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已的努力和倡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现他的社会理想。因此,他特别强调“礼”的作用,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区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标准,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国家政权的工具。他说:“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又说:“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他还认为,“礼”是“仁”的具体体现,是“仁”的外部表现,离开了“礼”,“仁”就无所依托,无所体现,所以说“克已复礼为仁”。
孔子还认为,“仁”的实现,关键在个人,即“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他强调“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和约束。因此,他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虽然是从维护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教秩序出发的,但是,他强调的“爱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客观上具有反对剥削、压迫,提倡人道主义精神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也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后世人文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孔子之后,儒家“仁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因此,他特别强调“仁政”,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也强调“礼”的作用,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区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标准,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国家政权的工具。同时,他也认为,通过教育和修养,人是可以由恶变善的,因此,他也提倡“仁”的道德品质。
在儒家“仁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宋明理学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宋明理学家们把“仁”提升到了宇宙本体的高度,认为“仁”就是“天理”,就是“太极”,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他们强调“心性”的修养,认为只有通过“心性”的修养,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虽然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它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儒家“仁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没有改变。战争、贫困、犯罪、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加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儒家“仁学”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儒家“仁学”思想强调“爱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这些观点对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
其次,儒家“仁学”思想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这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已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
最后,儒家“仁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和宇宙本体的“仁”,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追求真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尊重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不断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和真理,为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已的力量。
总之,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传承儒家“仁学”思想的精髓和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家“仁学”思想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推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论语》:“克已复礼为仁”的实践路径
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然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认识到要恢复周礼,实现理想社会,不能靠外在强制性的手段,而要从人的内心入手,靠道德自觉的力量。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范畴,作为实现“礼”的内在根据和动力。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礼、乐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仁则是礼、乐的根本。如果人没有仁德,也就无法真正践行礼、乐。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克已复礼”就是“为仁”的实践路径,通过“克已复礼”而成就仁德,也就实现了“仁”由内在向外在的转化。
一、“克已复礼”的内涵
“克已复礼”作为“为仁”的实践路径,其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克已”即克制自已的私欲。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由于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会产生各种私欲,这些私欲会蒙蔽人的本心,使人偏离正道。因此,要实现“仁”,就必须克制自已的私欲,恢复人的本心。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追求富贵是人的本能欲望,但是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就不能接受;厌恶贫贱也是人的本能欲望,但是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就不能摆脱。这就是“克已”的表现。
第二,“复礼”即恢复周礼。周礼是周朝建立的一套完善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它体现了周朝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标准。孔子认为,周礼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实现“仁”,就必须恢复周礼,遵守周礼的各项规定。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人的言行举止都应该符合周礼的规定,不符合周礼的就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做。这就是“复礼”的表现。
第三,“克已”与“复礼”是内在统一的。孔子认为,“克已”是“复礼”的前提和基础,“复礼”是“克已”的目的和归宿。只有通过“克已”才能恢复人的本心,从而自觉遵守周礼;而自觉遵守周礼又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的仁德。因此,“克已”与“复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孔子说:“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只要人人都能做到“克已复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实现“仁”的境界。
二、“克已复礼”的实践方法
“克已复礼”作为“为仁”的实践路径,需要具体的实践方法来落实。孔子提出了以下实践方法:
第一,好学不倦。孔子认为,好学不倦是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智慧,从而增强克制私欲、遵守礼制的能力。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在孔子看来,好学不倦的人能够不断接近智慧,而智慧是克制私欲、遵守礼制的前提。因此,孔子强调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第二,躬行实践。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书本上,而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躬行实践,可以检验所学的道理是否真正掌握,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已的意志和品质。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少说多做,注重实际行动。因此,孔子强调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第三,自省自察。孔子认为,自省自察是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通过自省自察,可以发现自已的不足和错误,从而及时加以改正。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努力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则应该反省自已是否有同样的错误。因此,孔子强调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第四,持之以恒。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只有持之以恒地践行“克已复礼”,才能不断巩固和提升道德修养。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追求速成和眼前利益往往会适得其反,只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孔子强调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要“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代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三、“克已复礼”的实践意义
“克已复礼”作为“为仁”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克已复礼”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通过“克已复礼”的实践,人们可以不断克制自已的私欲和冲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从而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仁爱友善、公正无私等,它们都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第二,“克已复礼”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通过“克已复礼”的实践,人们可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同时,“克已复礼”也强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这些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第三,“克已复礼”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克已复礼”的实践,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已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人,往往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引领社会风尚和潮流。
第四,“克已复礼”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提出的“克已复礼”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克已复礼”的实践,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念,如仁爱、礼让、诚信等。这些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念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四、“克已复礼”的现代启示
“克已复礼”作为孔子提出的“为仁”的实践路径,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但是其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第一,加强道德修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挑战。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抵御各种诱惑和挑战的侵蚀。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躬行实践、自省自察等方式来增强自已的道德素质。
第二,遵守社会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举止必须受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只有遵守社会规范,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第三,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已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注重自我提升和成长,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远的理想。
第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念,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学习、宣传、实践等方式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要义。 综上所述,“克已复礼”作为孔子提出的“为仁”的实践路径,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和践行“克已复礼”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规范、提升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