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泰伯篇9(1 / 2)

《论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这一章是讲周朝的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泰伯,次子叫仲雍,三子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非常有名的周文王。据说,周文王出生的时候,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着丹书停在他家的门楣上。因此,太王认为姬昌有圣瑞之兆,将来必定是个兴周的大人物,便想把君位传给三儿子季历,再由季历把君位传给姬昌。

太王有这种想法,但还没有公开表态,泰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意。于是,泰伯就带着弟弟仲雍,一起逃到了南方荆蛮之地,文身断发,表示不再继承君位,以此让位给季历。后来,季历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把周朝治理得很好,并且传位给了姬昌,姬昌也果然成为天下共尊的文王。

孔子在这里感叹道:“泰伯的品德,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了!他已经达到了人们最该效法的境界了吧!”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泰伯,高度赞扬他的德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泰伯的德行,可以说是最高的了。他多次把天下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在《论语·微子》篇中,孔子再次提到泰伯:“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意思是说,虞仲、夷逸,都隐居起来,放肆直言,不讲究自已的行为举止,但做事却合乎清高纯洁的原则,弃官却合乎权宜之道。我与他们不同,做事没有一定要怎样、一定不要怎样的固执已见。这里,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评价泰伯,但是,虞仲是泰伯的弟弟仲雍,他与泰伯一起,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愿,成全弟弟季历,成全侄子姬昌,放弃了自已继承君位的权利,逃到南方蛮荒之地,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所以,孔子提到虞仲,实际上也就是对泰伯德行的一种肯定和赞扬。

孔子对泰伯的高度赞扬,不仅仅是因为泰伯有谦让的美德,更在于泰伯这种谦让背后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和高尚境界。泰伯的谦让,不是出于无奈,不是被迫放弃,而是出于对父亲意愿的尊重,对弟弟才能的认可,对侄子前途的期待,更是出于对天下苍生命运的担当。

这种谦让,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没有丝毫的勉强和做作。这种谦让,不仅成就了弟弟季历和侄子姬昌,也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更成就了泰伯自已至高无上的德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谦让的行为。比如,在公交车上,有人主动给老人、孕妇、残疾人让座;在工作中,有人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任务;在评先评优中,有人主动把荣誉让给别人等等。这些谦让的行为,虽然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是,与泰伯的谦让相比,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泰伯的谦让,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大格局。他的谦让,不是出于个人的得失考虑,而是出于对大局、对整体的把握和考虑。他的谦让,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牺牲,是一种对更高理想的追求和坚守。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要像泰伯那样,放弃自已的权利和利益,去成全别人。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自已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我们可以从泰伯的谦让中,汲取到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人生智慧。

这种力量和智慧,就是要有一种大局观和整体观,要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层面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当我们遇到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时,不要只考虑自已的得失和利益,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考虑整体的利益和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加明智和正确的选择,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同时,泰伯的谦让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德行和境界,并不是靠外在的荣誉和地位来衡量的,而是靠内心的修养和品质来决定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境界,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仰,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像泰伯那样,不断提高自已的修养和品质,不断提升自已的境界和格局。要时刻保持一颗谦逊、包容、善良的心,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有境界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仰,才能让自已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下面,我们结合《论语》和其他经典,来进一步探讨泰伯的至高德行。

一、至德无名

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又说“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泰伯的德行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这是因为泰伯的德行是如此的纯粹和高尚,以至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表达。

《道德经》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刻意去追求德行,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德行;而那些刻意去追求德行的人,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行。泰伯的谦让,就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自然,没有丝毫的勉强和做作,因此,他的德行才如此的纯粹和高尚。

二、以天下为已任

泰伯的谦让,不仅仅是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放弃,更是对天下苍生命运的担当。他深知自已的弟弟季历和侄子姬昌有着更高的才能和志向,能够带领周朝走向更加繁荣和昌盛的未来。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继承君位的权利,成全了弟弟和侄子的事业。

这种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注人民的幸福和安康,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仰。

三、尊重父权和亲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权和亲情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泰伯的谦让,既是对父权的尊重,也是对亲情的珍视。他深知父亲希望把君位传给三弟季历和侄子姬昌的意愿,也深知弟弟和侄子的才能和志向。因此,他选择了放弃自已的权利和利益,成全了父亲和弟弟的心愿。

这种尊重父权和亲情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和选择,珍惜家庭的和睦和亲情。当家庭中出现矛盾和纷争时,我们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而不是采取极端和激烈的方式去处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家庭的和谐和稳定,才能让家庭成为我们生活的港湾和精神的寄托。

四、隐逸与入世

泰伯和弟弟仲雍一起,选择了隐居到南方蛮荒之地,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泰伯的隐逸并不是逃避现实和责任,而是出于对大局和整体的考虑和担当。他用自已的行动和牺牲,成全了弟弟和侄子的事业,也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面临着隐逸与入世的选择。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选择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这两种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内心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如果我们能够像泰伯那样,既有着隐逸的淡泊和超脱,又有着入世的担当和奉献,那么我们就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五、结语

泰伯的谦让和德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他的谦让,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大格局;他的德行,是一种纯粹和高尚的品质和精神。我们应该从泰伯的谦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已的修养和品质;我们也应该从泰伯的德行中汲取精神和动力,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和价值目标。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泰伯的谦让和德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修养和锤炼才形成的。因此,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一颗谦逊、包容、善良的心,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逐渐接近泰伯那样的至高德行。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诗来结束这篇文章:“泰伯谦让美名扬,至高德行永流芳。愿君学此真精神,成就人生大文章。”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泰伯那样,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有境界的人,为自已、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已的力量和价值。

以下是关于泰伯至高德行的五千字深入解读:

泰伯至德:谦让背后的智慧与境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卓越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泰伯,这位周朝初年的贤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无私的谦让、深邃的智慧和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孔子“至德”的赞誉,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一、泰伯其人其事

泰伯,姬姓,名吴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周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便是后来名震天下的周文王。

《论语》:“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的临终教诲

曾子的临终教诲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晚年弟子之一,以孝著称,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在《论语》中,关于曾子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每一则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其中,“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这一段,更是他临终前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体现了其一生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与传承。

一、曾子有疾,召门弟子

一日,曾子病重,他深知自已时日无多,便召集了门下弟子,准备进行最后的教诲。这一场景,既是对弟子们的告别,也是对儒家精神的传承。曾子躺在病榻上,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与从容。他缓缓开口,声音虽弱,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深深地烙印在弟子们的心中。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子首先谈到了修身。他说:“修身,乃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一个人若不能修身,何以齐家?何以治国?何以平天下?”他强调,修身就是要修炼自已的品德,提升自已的修养,做到内心纯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才能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接着,曾子谈到了齐家。他说:“家者,人之所依也。齐家之道,在于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进步。”他告诫弟子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每个人都要珍惜家庭,用心经营家庭,让家庭成为温暖的港湾。

再谈到治国,曾子说:“治国者,当以民为本,以德治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强调,治理国家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的权益。同时,要以德治国,通过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最后,曾子谈到了平天下。他说:“平天下者,非以力胜,而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他强调,平天下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道德的力量来感化人心。只有当人们内心真正认同并接受某种价值观时,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在谈到修身的过程中,曾子特别强调了“慎终追远”的重要性。他说:“慎终者,不忘先人之志;追远者,缅怀先贤之德。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他告诫弟子们,要时刻铭记先人的志向和先贤的德行,通过缅怀和学习他们的事迹来提升自已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厚重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曾子进一步解释说:“慎终追远,不仅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更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是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尊重和传承传统,才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同时,传统也是智慧的源泉,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四、吾日三省吾身

在谈到修身的方法时,曾子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要求。他说:“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强调,每天都要反思自已的行为和思想是否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为人谋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传授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了并付诸实践?

曾子进一步解释说:“三省吾身不仅是对自已的监督和鞭策,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提升和完善。通过反思和自省,我们可以发现自已的不足和错误并及时改正。同时,反思和自省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自省我们可以不断地超越自已达到更高的境界。” 五、士不可以不弘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