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 2)
他本来想说“岂不是又要胖了”,余光瞟到弟弟手腕上的翠玉珠串,他临时改口了。
九皇叔瘦了后,送了他们那么多珠宝,“胖”这个词不能再和他放在一起说了!
康熙帝慢条斯理的喝口汤,神情有了一丢丢变化,是嫌弃。
将脑子里老九胖乎乎的身影甩掉,这形象的使臣真是有损大清形象,弘昼的担忧很有道理。
“朕这就叫内务府寻各种法子,一定要让你们九皇叔在船上也能多多吃菜。”
“除了九皇叔,船上的所有人每日都要吃上菜。”弘昼眼睛眨呀眨,摇头晃脑,“徐先生讲过‘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船上的人远离大清,日日不见家人,若是能天天吃到皇玛法特意关照种成的青菜,一定会对皇玛法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大清这场开眼看世界,以两位皇子领队的高规格出使,若是因败血症中道崩殂,只怕许多年后,人们都会“谈出使西洋而色变”。
康熙帝抬头,颇有些吃惊,随即笑开了,“徐元梦讲得不错,弘昼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不错!”
是了,来回至少一年的时间,中间不知道有多少危险。那么多人远离故土,军心士气都是极其重要的。每日两顿青菜能叫他们心里时刻念着故土,太划算不过了!
至于老八,老九带着战船辎重和武器,会不会一去不复返,占岛为王?这个念头只一瞬就过了。
这两人再执着,再呆憨,也不会舍下父母妻儿。
都是在上书房学了多年儒家经典的儿子,这一点,康熙帝还是能保证的。
弘昼这话也提醒了他,使臣出海非同小可,要找传教士们和广东那边的外国商人、船员好好打听打听各种出海注意事项。
吃完饭,他就召了老九胤禟来。
“朕会让胤禩去一趟广州,找英吉利在广州的东印度公司商馆和广州十三行,细细打听各种出海细则。尤其是航海图,能寻多少是多少,对比之后,画出更精准,错漏更少的航海图。你也给胤禩去一封信,跟他仔细说明缘由。”
老九以为康熙帝是上午还没骂够,下午要接着骂呢。垂头丧气的进来,一听是这差事,他当即喜笑颜开的拍胸脯保证,“皇阿玛放心,儿臣一定写厚厚的一沓信,将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规划展望都写得清清楚楚。八哥最是聪慧不过,他不光会办好差事,还会感激涕零,回来在皇阿玛膝前高兴得大哭,感谢皇阿玛如此为儿子们着想!”
这话听着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康熙帝仔细打量老九胤禟的面容,确定这个呆瓜儿子是真这么想,而不是反讽后,强扯出个笑容,“就是如此,你去吧。”
看着老九几乎要蹦跶起来的背影,他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怀疑自己让老九出使是不是个错误?
就这木鱼脑子,真不会给老八添乱么?
只是解释下前因后果规划展望,翰林院的进士随便一个都能写得花团锦簇,为何还特意让老九你来写信?
这不是怕老八那个心眼子比蜂巢还多的想差了么!
满朝文武都觉着,朕叫你们兄弟两出使西洋,比流放岭南还狠呢!
海上遇到了大风暴,那是真九死一生,上天入地无门!若不是和西洋国家的联系关乎大清的未来,爱新觉罗氏的名誉,他又何尝舍得让两儿子亲自去。
也不知道老九是哪根筋搭错了,竟将这出使当成了天大的好事!
罢了,傻人少思少想也是福气,回头补偿些就是了。
领命回去的老九,当即就准备好了笔墨,挥散下人,吩咐了所有人都不许进来。
“就是皇上亲自来了,你们也得大声拦着,听到了没有?”老九阴恻恻一笑,指着门口抖成鹌鹑的小太监们,“皇上要杀你们,我自会替你们求情。我要你们死,你们早晚都是一个死。”
“是,奴才听明白了,一只蚊子都不让飞进来。”小太监哭丧着脸答道。
亲爷啊!九爷这是又要犯什么事了?
上回他和十四阿哥密谋,带毒药去宫里,威胁皇上要毒死自己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
小太监们齐齐摸摸臀部,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次被宜妃娘娘打板子的场景,不知这次是三分烂,还是五分烂……
老九笔走游龙,洋洋洒洒写了一章又一章。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八哥,你照皇阿玛的吩咐做,这是咱两改换命运的绝好时机!各种缘由不能细说,兄弟只跟你保证,这事儿是上天特意拯救你我兄弟的机缘!
最后,他填上了一句:想看老四气得跳脚,却又拿咱们无可奈何的样子么?那就好好干,咱们兄弟必将衣锦还乡,此后余生高枕无忧!
不得不说,老九这样少思少想的人,往往一思考就接近了事情的真相!
他虽然没听到过几句心声,从康熙帝这般急迫的“割肉”也要造船出使西洋,且让他和老八一起去来看,这必定是件极其重大的事。
老九不是不知道出海的危险,但就是这样危险,康熙帝还舍得让两个儿子一起去,他就知道了出使西洋一定和大清的未来有关。
他对弘昼心声中的“康师傅真是为他每个儿子都打算过了”“他其实真的是位好父亲”深信不疑。
他知道自己有多混账,但皇阿玛从未真正怪罪于他。
他不知道自己日后会不会再犯混,只知道老四绝不会跟皇阿玛一样包容他的过错。
“革去黄带子,削宗籍,暴死于幽所”的结局太过于惨烈,与之相比,出海的危险都可以放在一边。
所以,在皇阿玛还活着的时候,他一定要建功立业,还要带着八哥!
军功他俩是不用想了,论武艺谋略,老大、老二、十三、十四、十六都比他俩强。
皇阿玛年纪大了,出使西洋这个机会错过了可就没有第一次了!
想到这里,他又抽出一张纸,字体加大:八哥,兄弟们都在办差了,这差事他们都在眼红!
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他就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不算骗八哥,他是为八哥好。
将厚厚一沓信拿火漆封好,胤禟叫来五个心腹侍卫,面色凝重的叮嘱:“这封信,你们一定要日夜不错眼的盯着,快马加鞭送到四川,亲手交给八哥。”
侍卫们领命而去,小太监们心中的绝望又添了几分。
呃,严格来说,胤禟的信里一句不该写的都没有。但他担心其他兄弟们看见了里头光明灿烂的未来,来抢这差事。
老大、老二都等着功劳封爵,小十五几个年轻不怕死有冲劲,指不定谁就动了心思呢!
虽然皇阿玛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了他和八哥当使臣,但老二、老四、老十三现在都能叫他改了主意。
自己有弘昼的心声推荐不慌,八哥的名额可没这么稳妥。最关键的,这时间又长又孤单的差事,除了八哥,他也不想和别的兄弟们搭伙干。
不得不说,平时不动脑子的呆憨,思考起来总能另创一条道理。
他真的是多虑了。
老大只喜欢能跑马的远行,他晕船;老二知道康熙帝不会让他冒这么大风险得这份功劳;老三:爷要编书,勿扰;老四太子不可能出使这么远的地;后头的兄弟们也各有各不合适的缘由。
总之,数字军团中的一大半都觉着,出使西洋国家是必须要做的事。狠得下心花银子的老九和行事周全,温文儒雅,和风细雨处处坑人的老八,是极好的出使搭档。
老九能买来大清想要的东西,老八能哄来大清需要的人才。
原本觉着出使西洋也是个青史留名好差事的老八,收到老九的信后,迟疑了。
老九说得天花乱坠,锦绣灿烂,他怎么就觉得这差事也不是这么好了呢……
在满宫惊奇的眼神中,乾清宫的摆件慢慢少了。老九时不时兴高采烈的来回禀,“御制珐琅牡丹纹彩碗一套卖了三万两”“仿宋官窑冰裂青花转枝桃纹摆件一套四万两”“大大小小的珊瑚树近二百万两”……
皇帝的私库银子不算多,各种奇珍异宝合在一块儿,绝对是富可敌国。
关于这种毫无预兆“败家”行为的消息,像秋日草原上的野火一样迅速蔓延。短短一个月,由北向南,自东向西,无论贫穷与富贵,达官显贵或平头百姓,眼神一个对视便三五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