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155(1 / 2)

阳光洒满大地,从蔚蓝的天际缓缓落下,给整个汴京城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外衣。

城中车水马龙,街巷间人声鼎沸,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在街头嬉闹,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悠闲地聊天,空气中弥漫着新鲜食物的香气。

汴京的晨光透过薄雾,远处高耸的宫墙若隐若现,仿佛一位静谧的守望者,俯瞰着这座繁忙的城市。

宁书涯、王凌云和蔺君成三人策马疾行,终于在暮色降临前赶回了汴京城。

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眉宇间隐现旅途的疲惫,身上的衣襟染上了不少风沙与泥土。

但三人并未停下步伐,目标明确地直奔康王府。

当宁书涯终于踏进康王府,打听到芮依艺和苏悯在凉亭里,于是迫不及待地冲进凉亭。

在院落的凉亭里,芮依艺和苏悯并肩而坐。

芮依艺身着鹅黄色长裙,裙摆轻拂地面,犹如春风拂柳。

她的眉眼带着温柔,嘴角扬起一丝浅笑,眼中仿佛泛着柔光,手里正捧着一杯清茶。

她那单边酒窝分外可爱。

苏悯一袭淡粉的衣裙,整个人如同一朵初绽的百合,清新中透着几分娇羞。

她微微低头,脸上的笑容温和而内敛,仿佛一阵清风拂过宁静的湖面,连带着周围的空气也变得轻柔起来。

她那娇艳的丰唇光泽流转。

两人正在低声细语,不时间娇笑连连,似乎连外界的纷扰都与她们无关。

听到有人靠近,芮依艺和苏悯回转头来。

“书涯回来啦。”

芮依艺看到宁书涯进来,语气轻松,笑容不减。

却并未有过多的惊喜。

苏悯抬眼看到宁书涯,略显惊喜,柔声附和道:“书涯哥哥回来啦。”

简单的一句问候之后,二人便又继续聊着自己的私房话。

丝毫没有冲过来拉着宁书涯问长问短的意思。

“苏苏,这茶真不错,清香扑鼻。”芮依艺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清茶,声音如细雨般温柔,笑意在她唇边轻轻荡开。

苏悯眸光微敛,脸上的笑意越发温婉,语气中透着一丝矜持与亲昵:“依艺姐姐喜欢就好,明天我再给你泡一壶更好的。”

两人的话语轻柔如流水,配合默契,像是已经相识多年那般自然。

宁书涯站在不远处,目光略微凝滞。

他心头泛起一阵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这种莫名的酸楚感让宁书涯有些措手不及。

咦,我为什么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我到底在期待着些什么?

宁书涯心中默默反思:“这种感觉……这难道是……”

“我吃醋了?”

“但是我是在吃依依的醋呢?”

“还是在吃苏苏的醋呢?”

片刻后,宁书涯发现越想越没头绪,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压下心中的纷乱情绪。

“算了,先不想这些,正事要紧。”

宁书涯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

他转身回房,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整理妥当后,便径直去求见康王赵构。

侍从通报以后,很快便得到赵构的回复。

侍从把宁书涯领进了赵构的书房。

康王府的书房内,灯火静谧。

书架上堆满了各类卷轴与书籍,书香在空气中弥漫。

赵构正端坐在案前,手中翻阅着一卷兵书,神情专注而沉稳。

“书涯,坐吧。”

“事情办完了?”

赵构见宁书涯进来,放下手中的书卷,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是的,殿下。”宁书涯点了点头,熟门熟路地拉了张椅子坐下。

赵构轻叹一声,目光微沉,言语中透着不加掩饰的厌恶:“蔡京这些人,祸国殃民,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宁书涯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说道:“殿下,蔡京等人的事情,不值一提。”

“我觉得当下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关心。”

“嗯?”赵构表现出了好奇之色。

宁书涯继续说道,“我认为金军恐怕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他们可能会再次挥师南下。”

“我们必须早作准备,防患于未然。”

至于“乌云”、“拉撒路”这些神秘组织的事情,宁书涯并不打算和赵构讲。

毕竟可能事关轮回空间,一不留神说错话,可能就被抹杀。

赵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沉思,随即抬眼看向宁书涯:“书涯,你的意思是……金军可能再次南下?”

宁书涯点头,目光坚定:“不错。”

“金国狼子野心,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们下次再来,恐怕准备更加充分,来势更凶。”

“若不提早部署,恐怕不易善了。”

赵构陷入了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片刻后,他微微点头:“你说得对,的确有这个可能。”

宁书涯趁热打铁,趁机继续说道:“殿下可以上书钦宗皇帝,早做准备。”

“我建议,派宗泽驻守燕京,派吴玠驻守太原。这两处重镇极其重要,若金军故技重施,兵分两路进攻,这两地必然首当其冲。”

“不仅如此,我还建议调遣韩世忠、岳飞二将回汴京城,以备不时之需。”

赵构听闻此言,眉头稍展,但脸上依旧带着几分忧虑:“吴玠,韩世忠,岳飞,年纪尚轻,声名不显,是否可堪大用?”

宁书涯心中早已预料到赵构的顾虑,语气笃定,目光坚定:“殿下,这三人我都亲自见过,他们的才能绝对不容小觑。”

“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用人之际。”

“他们虽然年轻,但有大放异彩的潜力。此时情况特殊,我们不能拘泥于资历,必须择人而用。”

赵构神色凝重,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缓缓道:“你言之有理。”

“我这就上书陛下,请求早作部署,以防不测。”

此时康王赵构颇得宋钦宗赵桓的器重,而且他所要求的人事变动并不关系根本。

所以在赵构上书后,他的请求很快便得到了宋钦宗的批准。

……

汴京城的宫殿内,沉重的气氛如云般笼罩在高耸的殿顶。

四周的烛火忽明忽暗,照映在金碧辉煌的殿墙上,闪烁着晦暗不定的光芒。

赵桓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身穿明黄色的龙袍,眉头紧锁。

他的双眼微微眯起,透着一股难以抉择的犹豫之色。

他目光沉沉地扫过朝堂之上辩论激烈的群臣。

大殿中央,一场唇枪舌剑正在上演,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

“陛下!”

吴敏站了出来,声音如洪钟一般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他的神情无比凝重,语气中透着一丝急切。

“京城内外的勤王军队已经超过二十万之众,如今粮草短缺,耗费巨大。”

“臣以为,此时应遣散大部分勤王军队,以缓解京城的困境。”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鸦雀无声,众臣纷纷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赵桓。

赵桓听闻此言,眉宇间的忧色更深了一层。

他的手紧紧握住龙椅的扶手,心中正在进行激烈的权衡。

他深知,这些勤王军乃是此次京城保卫战的中坚力量。

若是遣散,汴京的防守力量必然大大削弱。

但反过来,汴京已经给金军赔出了大量金银、绸缎、牛马,国库已然空虚,一时之间根本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

就在这时,李纲挺身而出,眼神锐利如剑。

他铿锵有力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此次汴京之危,暴露了我京城兵力空虚的弱点,此时正应趁机整顿武备,怎么能贸然遣散军队呢?“

“一旦遣散勤王军队,若金军再度来袭,谁来守卫京城呢!”

李纲一席话掷地有声,他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撞击着赵桓内心的防线。

赵桓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陷入了深思。

站在一旁的唐恪见此情形,立刻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目光中透着一丝冷静与决断:“陛下,吴大人的建议不可不听。”

“京师之内粮草的耗费已然不堪重负,若继续如此,京城迟早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更何况,这些勤王军长期驻扎京师,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对京师的安全也是一大隐患。”

赵桓的目光在群臣间来回扫视,显然内心依旧无法做出抉择。

他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低沉的声响,显得心事重重。

种师道迈步上前,神情中带着一丝急切,拱手大声说道:“陛下,如果勤王军留在京师确实不合适,那不妨将他们驻屯黄河两岸。”

“一来可以防止金军再次渡河,二来也不至于损伤军心。”

“但是绝不能直接遣散!一旦遣散,军心必然大乱!”

赵桓的眉头再度深锁,他的眼神微微闪烁,显然对种师道的提议有些动摇。

然而这时,站在另一侧的耿南仲却上前一步,神情冷峻,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与不屑:“陛下,金军既然已经与我朝讲和,刚刚退去,怎么可能又兴师动众?”

“再者,金国刚刚建国,他们此时正需要休养生息,绝不会频频动干戈。”

“种将军的顾虑未免过于多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