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逃跑计划131(1 / 2)

一月的汴京,寒意凛冽。

天空如铅般阴沉,冬风卷着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乌云低垂得仿佛要压到屋顶上。

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寒意,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整座城紧紧裹在其中。

皇城高耸的城墙在这暗沉的天幕下如巨兽般矗立,隐隐透出几分萧索与悲凉。

风声呼啸,在宫墙之间激荡,掠过廊檐的风铃,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仿佛一曲催人泪下的哀歌,在这寂静的深夜中回荡不息。

大殿内,宋徽宗赵佶正倚坐在龙椅上,身形显得有些萧瑟。

他脸色苍白,眼中透出难掩的疲惫与焦虑,眼眶微陷,眉头深锁,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

他身着华丽的龙袍,但领口微微敞开,显得有些燥热。

他的手紧紧握住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仿佛在极力控制住内心的恐慌,然而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惧不安。

赵佶的目光紧盯着殿门方向,眉心紧蹙,眼神中透着焦灼与不耐。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殿内的气氛沉闷得令人窒息。

每一声风铃的响动都如同一声惊雷,在他耳畔炸开。

赵佶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胸口的起伏愈发明显。

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打破了这死寂的空气。

片刻后,一名内侍匆匆走了进来,面露惊慌,低声禀报道:“陛下,宰相已经到了。”

赵佶早已等得不耐烦了,立刻挥手道:“快宣!”

蔡京快步走入殿内,他身着深紫色官袍,显得有些拘谨。

他的神情凝重,额头上渗出几滴冷汗,显然心中也不平静。

皇帝如此着急地召见他,所为何事,蔡京早就心知肚明。

赵佶见蔡京如此模样,心中不禁一沉,预感到即将听到的消息恐怕不会是什么好事。

“太师,外面的情形如何?”赵佶的声音微微发颤,他努力保持镇定,但那隐隐的沙哑声暴露了他内心的惶恐。

蔡京迅速俯身,恭敬地拜下,语气低沉而急促:“陛下,完颜宗翰的军队在太原城下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多次冲锋均未能成功攻破城防。”

“大约是担心若继续南下,将来腹背受敌,完颜宗翰还在继续围攻太原城。”

他稍作停顿,偷眼看了看赵佶的表情,继续说道:“另一边,完颜宗望的军队在燕京城外驻扎多日,也未能攻破燕京城。”

“但完颜宗望留下完颜宗弼,让他继续围攻燕京,自己则挥师南下,直奔汴京城而来。”

赵佶闻言,脸色骤变,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一般僵在原地。

他猛然站起身来,动作如此突然,龙袍的衣摆掀起一道急促的弧线。

他急急地上前几步,一把抓住蔡京的手,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惊恐,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真想不到金军敢这样长驱直入!”

“他们怎么敢?!“

“大胆!”

赵佶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与愤怒,夹杂着深深的恐惧。

他的眼神变得涣散无神,似乎一瞬间,他的世界已经崩塌。

蔡京见状,连忙俯身安抚道:“陛下莫急,想来这些蛮子只不过是穷怕了,图些钱财。”

“我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

“只要满足他们的要求,自可和他们和谈,度过难关。”

赵佶的呼吸却愈加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面色苍白如纸。

他的眼睛仿佛被恐惧占据了一切,浑身不住地颤抖。

他的嘴唇微张,仿佛要说些什么,却只发出几声急促的喘息声。

赵佶突然用手捂住胸口,脸色骤然一变,眼中尽是惊恐之色,仿佛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

他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我……”

话音未落,赵佶的双眼翻白,身体无力地瘫软下来,重重跌倒在地。

蔡京大惊,连忙扑上前去扶住皇帝。

但赵佶的身体已然失去知觉,软绵绵地倒在他的手中。

蔡京手忙脚乱地将赵佶拖回龙椅上,急切地呼喊道:“快!快传御医!”

内侍们和侍卫们闻声赶来,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慌乱。

内侍们急匆匆地奔向太医院去请御医。

而侍卫们则小心翼翼地守卫一旁。

不一会儿,御医匆匆赶到。

他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脸色凝重,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他急步走入殿内,来到床边,仔细察看赵佶的面色和呼吸。

他迅速从药箱中取出银针,熟练地在赵佶的几个穴位上施针急救。

御医一边施针,一边沉声对周围人解释道:“陛下受惊过度,加之本身体弱心虚,需即刻用药来稳住心脉,缓解气塞之症。”

蔡京紧张地上前一步,急切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御医抬头看了他一眼,神色依然凝重:“请立即准备人参煎汤,再加入安神定惊之药,灌入陛下口中,以求救急。”

内侍们听从指示,迅速取来药汤,小心翼翼地喂入赵佶口中。

药汤温热,冒着微微的热气,缓缓灌入赵佶的口中。

他的面色依旧苍白,嘴唇也失去了血色。

但随着药汤的缓缓进入,赵佶的呼吸终于开始平稳起来,胸口的起伏也渐渐恢复正常。

时间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只是一瞬。

殿内的空气依然凝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终于,赵佶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依旧有些迷茫和无神,仿佛从一场噩梦中刚刚醒来。

见赵佶苏醒,殿内众人皆松了一口气。

一时之间,无人言语。

赵佶眨了眨眼睛,目光渐渐聚焦在眼前的人群上,他的神情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

他抬起颤抖的手,声音微弱却清晰:“笔……纸笔……给朕纸笔……”

内侍闻言,连忙取来纸笔,恭敬地递到赵佶面前。

赵佶用力握住笔,手指依旧在微微颤抖,但他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与疲惫,笔尖在纸上缓缓移动,写下几行字。

蔡京凑近一看,只见纸上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虽然是仓促写就,但是赵佶的字迹依旧瘦劲灵动。

这一刻,殿内众人无不愣住,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蔡京瞳孔微缩,神色微变,心中一股凉意悄然涌起。

他明白,这短短几个字,意味着宋徽宗赵佶已经打算禅位于太子,放弃帝位。

蔡京心中一紧。

此刻让他感到紧张的,并非金军南侵之事,而是自己的仕途。

蔡京明白得很,自己的荣华富贵,完全依赖于宋徽宗的宠幸。

一朝天子一朝臣。

倘若皇太子即位,自己的政治生命怕是也要到头了。

赵佶放下笔,抬头看向蔡京。

他的目光中满是疲惫与痛楚,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半晌后,他轻声说道:“朕实在……无力再掌这江山社稷,太子……太子或许能为社稷保一方平安。”

蔡京沉默片刻,心中闪过了千百个念头。

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恭敬地俯身行礼。

“臣遵旨。”

这样也好。

到时候怂恿宋徽宗南逃。

自己也可以跟着保条性命。

殿内一片静寂,众人神色复杂,各怀心思。

宋徽宗赵佶的这道旨意,将会在大宋王朝引起怎样的波澜?

没有人知道答案。

赵佶闭上眼睛,长叹一声。

他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一丝无奈和绝望。

“若天不佑我大宋,朕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风声再次呼啸,穿过殿门,掠过每一个人的耳畔。

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

宋徽宗赵佶禅位之后,汴京城被一层沉重的阴霾所笼罩。

寒意愈加浓厚,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和恐慌。

自那一日后,城门紧闭,全城戒严。

街道上巡逻的士兵来回不断,城墙上更是遍布弓弩手,严阵以待。

冬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枯叶,刮得宫墙两侧的树木哗哗作响,似乎在无声诉说着大宋皇朝那无尽的凄凉和没落。

在这萧瑟的深冬,宫中弥漫着愁云惨雾,人人自危。

虽然赵佶已成太上皇,但他的眉宇间依旧笼罩着一层厚重的阴影,似乎无法摆脱那挥之不去的担忧和恐惧。

他深居简出,闭门不见宾客,心中始终无法安心。

他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殿中,眼神空洞。

他仿佛看到汴京城一片火海,自己也成为了金军的阶下囚,受尽凌辱。

赵佶望着窗外的寒雨淅沥,心底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惧意。

“不行!”

“京城不安全!”

“我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

最终,在蔡京等人的劝说下,太上皇赵佶下定决心,带着他的六位宠臣——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沿着运河南逃。

对蔡京等人来说,与其被新皇帝算旧账,不如跟着太上皇一起南逃。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顿时哗然。

整个汴京,陷入了一片混乱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