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建房168(1 / 2)

有了钱,张旭能做的事就多了。

不过,要是按照官方牌价把日元换成软妹币,那是妥妥的亏。

此时软妹币还是与美元挂钩,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的价值上升,再要按照美元的比例来换日元,实在不划算。

所以,现在手中持有日元才是正确的选择。

换成软妹币明显吃亏,可不换的话国内发展又需要钱。

和王集志聊过这个问题之后,张旭的难题被王集志一句话就解决了,“你不缺外汇不代表大家都不缺,完全可以用外汇买别人需要的东西,和别的单位换成国内的资源。”

“对啊!”

......

天刚蒙蒙亮,李城就起床生炉子。

初冬的燕京温度已经接近零度,炉子在半夜就已经熄灭。

为了让老婆孩子起床时有个温暖的环境,李城只能早点起来。

他刚把炉子生燃,隐约就听到一阵咳嗽声。

看来,住在旁边的一间屋子的父母也起床了。

李城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和妻子、两个孩子以及父母一起挤在不足20平方的两间房里。

生活的艰辛让他的脸上早早地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他从未抱怨,总是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

随着炉子的火光渐渐明亮,李城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餐。

他的妻子也起床了,帮忙收拾屋子,照顾孩子。

虽然生活简朴,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充满了温馨。

“听说,我们厂里有两套家属房空出来,不知道谁的运气好这次能分到。”

吃早饭的时候,妻子陈雪梅和李城聊着家常,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李城听了妻子的话,微微一笑,他知道家属房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意味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以让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地方。

“是啊,如果能分到就好了,孩子们也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李城边说边往炉子里添了块煤,火光映照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出一丝期待。

陈雪梅叹了口气,她知道分房的机会渺茫,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抱有一丝希望。

“唉,咱们厂里那么多人,就两套房子,哪儿轮得到咱们啊。”

李城安慰妻子道:“别担心,咱们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有机会的。

再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机会。”

嘴上这么说,他也知道就凭他们两口子在单位的资历,想要分到房子,估计还有很长的时间要等。

更何况他现在工作的文脉出版社是一家民营企业,还有没有分房的福利都不知道。

李城的话虽然充满了希望,但陈雪梅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她知道,在这个年代,住房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尤其是在燕京这样的大城市,房价虽然不像未来那样高不可攀,但对于他们这样的普通工人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对了,我听说我们出版社的老板张旭最近在搞一些福利项目,说不定会有住房方面的好消息。”李城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陈雪梅说道。

陈雪梅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张老板一向对职工不错,如果能帮我们解决住房问题,那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李城点点头,他知道张旭作为文脉出版社的老板,一直都很关心员工的福利。

他也经常听到同事们谈论张旭的各种善举,比如给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增加工资福利等。李城心中对张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李城的猜测并没有错,张旭确实在考虑为员工解决住房问题。

随着文脉出版社的快速发展,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张旭深知员工的稳定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他决定投资一部分资金,为员工购买土地并修建住宅,作为公司的一项福利政策。

手里有了钱,肯定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的福利,把员工的福利搞上去。

否则,这边大肆捐赠,那边员工过的紧紧巴巴的,当老板都脸上无光。

张旭召集了公司的管理层,包括李翔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共同讨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我们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工作,他们的生活稳定了,工作才能更安心。”张旭在会议上说道,“我打算为员工修建一批住宅,作为公司的一项福利。”

李翔和其他管理层成员都对张旭的提议表示赞同。他们知道,这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张总,这个计划非常好,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土地的选址、住宅的设计以及建设的资金等问题。”李翔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张旭点了点头,他早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土地选址方面,我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区域。

住宅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员工的家庭需求,提供多种户型选择。至于资金,我们可以从公司的盈余中划拨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考虑与银行合作,申请贷款。”

在张旭的领导下,文脉出版社很快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住宅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项目组首先对燕京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房价走势,最终选定了几个合适的地块。

眼下,燕京城市建设未达到后世的规模,三环已经算是郊区,可供张旭选择的土地实在太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