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51(1 / 2)

说到最后,朱翊钧信守之前的诺言,决定先期投入十万两,用在远航大洋的事业上。

而且无需户部出钱,这是小皇帝内帑的私房钱。

面对这样一笔巨款,王宗沐思考再三,忍痛拒绝。

朱翊钧眉毛一扬,问道:“朕倒是真的惊奇了,从来都是吝啬鬼多,不愿往外掏银子。怎么给你银子,反倒不想要了?王卿与朕说说缘由,朕要听真话。”

王宗沐已经有所了解,此时朝中重臣的关注重点,在北方军情。

南边的海利再多,至少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哪里顾及的过来。

他的海运,不能只靠小皇帝一个人的支持,还得团结朝堂同僚。以免有人下绊子、故意拖延,坏了好事。

想到此处,王宗沐解释道:“臣先与陛下分说一下花费,运送粮食的时候,民夫也要吃饭,所以越快越好,需要的民夫越少越好。

比起陆运,使用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能够节省至少五六成的花费,而海运还能再节省一半。这还是海运刚刚恢复,许多初期成本都算进去了。等到运作成熟,花费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因此在漕运账目上,已经寄存了数万两的银子。等到明年继续海运,漕运衙门的存银,还能增加。

这笔钱,可以用在大海上。”

其实王宗沐本打算将这笔银子用在治理河道上的,不过前些年河道已经多次整修,没有大碍,所以这笔银子可以暂时挪用。

不至于影响小皇帝的规划,也不会引起京中朝臣的不满。

“而且如今运送漕米海船,已经建造出数百艘。才刚刚使用了一年,就这样废弃,显然是浪费。贸然换成新船,水手不习惯,风险还会更大。

所以臣想着,已经建造的海船,继续使用。先试着制造几艘不同样式的运粮大船,等明年海运验证过后,再选用其中最为合适的,大规模建造。”

只要不是大规模造船,这些试造花费,都在可承受范围内。

朱翊钧点头道:“王卿老成持重,已经造好的,确实不宜浪费,但是这种小海船,不许再造新的了。

至于试造大船,既要尝试使用旧有的宝船、福船,也要学习弗朗机等外国海商,仿制他们的海船。”

“臣在重启漕粮海运的时候,与外国海商有过几次交流。福建月港的‘洋市’已经启用数年,往来外国海商众多。

如果想要派遣人员前往西洋诸国,甚至弗朗机,应该不会花费多少银子。那些海商为了与我皇明通商,说不定愿意免费提供船舱。”

朱翊钧眼前一亮,心中自嘲,自己的道德底线还是太高了。

如今大明占据了世界商业垄断地位,茶叶、丝绸等商品,只有这里能大批购买。海商带来的一些大宗货物,也只有这里的庞大人口能够消化。

一旦他下令禁止买卖某种商品,或者与某国禁止交易,势必会让一部分海商,倾家荡产,甚至影响许多小国的命运。

他之前没有想过,要利用大明的商业垄断地位,操纵市场,命令海商。

为了国家,道德底线这种东西,还是可以降低的。

王宗沐又说出一个忧虑:“造船、海图等物,十分关键。

永乐时,三宝太监也没见过弗朗机国,不知他们是哪里来的。或许在航海技术上,确实有比皇明更加高明的地方。

如果靠我们慢慢摸索,三年五载,都不够用。

就像蒙古女直人总是不愿意卖给我们好马一样,弗朗机国就算有好的海图、造船秘技,恐怕也不愿交出、售卖。”

“关于这一点,王卿无需担心,朕早已想过了。”

想了想,朱翊钧还是决定,给王宗沐科普一下现在世界的大致情况。

他随手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个图案,让两个太监展开,叫王宗沐走近几步,看的更加清楚。

“朕让你主导大海远航事,总不能不知道相关的情形。之前锦衣卫的番子在月港收集过相关情报,朕已经知晓,今天就教你认一认弗朗机的位置。”

皇帝说有,锦衣卫就一定搜集过,别人哪敢质疑。

王宗沐受宠若惊,挪步前行。

朱翊钧指着超级简易的地图,讲述道:“这个圈圈是我皇明,如果从月港出海……

过了满剌加(马六甲)就是西洋。再一路向西,则是天竺、大食等国……到了这一片土地,他们称之为欧洲。

欧洲小国林立,弗朗机只是其中一隅,面积大概和陕甘差不多。而且还分成大小弗朗机两个国家……”

弗朗机是大明对早期来华葡萄牙人的误读,后来西班牙人也来了,觉得都差不多,就稀里糊涂的混用。

因为葡萄牙来得早,占据了东南亚更多领土,因此把葡萄牙称为大弗朗机,西班牙称为小弗朗机。

这时候西班牙国王企图吞并葡萄牙,但还没有成功联统,两国关系因此再度紧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