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受理申诉(一)(1 / 2)
升任开封知府的第一个清晨,刚听完书办的汇报,没有什么待办、急办的案件,他便站起身舒展舒展身子,刚想到院子里看看,外面的鼓声一下子定住了他。
朝廷立此鼓的初衷是:鼓响以使上闻之,是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然而,登闻鼓设立这么多年,只是个摆设,从没响过。跟在知府身后的左右军巡判官看着新上司的背影,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都流露出不安的神色。
新任知府范仲淹在京城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在开封百姓心里,简直就是个传奇。范仲淹官职不高,在京时间不长,却两次遭贬出京,一次忤逆太后,一次触怒龙颜。
他是苏州人,他的身世很苦,两岁时父亲就死了,母亲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哥哥改嫁到了山东,并改姓朱。由于朱家也并不富裕,他在少年时被送到长白山麓的僧舍读书,他为寺庙干些杂活,寺庙为他提供食宿,也算是给家里省了一张嘴。僧寺里的杂役能吃到什么?只能顿顿以粥果腹。他在这样的环境下苦读三年,都是以粥为主食,咸菜为辅。
从僧寺回到家后,他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原来并不姓朱,既感到屈辱又为母亲伤心,就含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去了应天府的南都学舍学习,他发誓要恢复本姓,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在应天府,他不分昼夜地发奋苦读,在长达五年的学习期间,几乎是衣不解体,困极了就合衣而臥,睁开眼睛就抄起书本。他延续少年时在僧舍读书的习惯,每天只煮上一小锅粥,等粥凉了凝固了,便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吃,有时连咸菜也没有,就撒上点儿盐。
这个时代,社会上秉持着朴素实用的生活哲理,即: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但是很少有人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范仲淹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成功范例。艰苦的生活和顽强的毅力成就了他,他考中了进士,成为下层官吏,并向吏部申请改回范姓。他把母亲接到任上,侍奉母亲直到她离世。
范仲淹在为母亲办完丧事后,便在应天府为母亲守丧,在这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讲学,学问大长,尤其精通经书。他得到应天知府晏殊的赏识,晏殊邀请他到应天书院担任教习,由此,范仲淹的生活有了保障。晏殊到朝廷任职后,又举荐他,范仲淹因此又来到京城,在朝廷担任秘阁校理的小官。
秘阁,就是皇家图书馆,是皇宫里的一组建筑。秘阁校理,就是图书管理员,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平时只能在皇上上朝时,呆头呆脑地站在廊柱侧,以备有需要查询之事,赶紧回秘阁检索。
官职虽然卑微,但是却能出入朝堂,近距离观察朝政的运行,他敏锐地感知到朝政的波谲云诡和赵姓江山潜在的巨大危机。危机的种子是在十年前就种下的,根源就是真宗皇帝驾崩时留下的遗诏。遗诏让刘太后和皇上赵祯“同知国事”,就是说真宗皇帝留下话,让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共同掌权,那时皇上还小,刚刚十三岁。
如今,危机的种子发芽、壮大、成熟了,刘太后独掌朝纲十几年,野心逐渐膨胀,不时地做出一些逾越礼制的举措。若不是身体不行了,说不定还真就成为武则天第二。朝堂上无论议论什么事,满朝文武都只看太后脸色行事,只当没有上面端坐着的皇上。也难怪,在这十年中,皇上在朝堂上说过的话,伸出两只手就数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