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441(1 / 2)

他们被迫种树。

树苗是兵丁运来的。

流民被分成两组,一组在山脚两厢划出的戈壁上种。

大半个月后便见两片不堪入目的林子,光秃得活像秃子顶着鬃毛刷,而两片树林间则是宽阔的通向山口的长直道。

刚种下去时,树苗能否存活流民们不关心,这不过是被奴役后干的一份活,树能不能活,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不知道这种树叫胡桐,特别适合在戈壁生长;也不知道这种树是那个差点被他们打死的女子提议种的;更不知道距此五里外的屯兵所,不仅成功种活了四亩胡桐林,还在朝廷农林司的指点下,开始耕种沙麦。

而另一组难民,则在兵丁的指挥下打井。

一开始没人相信戈壁里能打出井,但士兵强迫他们必须挖。

做什么不是做?

于是他们挖,不断挖。

没想到五日后,真地从足够深的地下挖出水来,水漫上来的那一刻,流民们也难得欢呼起来,原来这片荒地是真地可以打出水的。

有了水,便能沿着井壁砌砖、垒井口、做辘轳。

刚开始涌上来的都是泥浆水,随着一桶一桶打上来,慢慢地水变清了,慢慢地,舀上来,烧一烧,竟然可以喝了。

流民们觉得自己是囚犯,是强权下的禁脔,是被迫做这些的。可随着第一口井的打通,山脚下那种紧张的、怨怼的气氛逐渐改变,他们干活时多了一丝自发的乐趣,于是很快第二口井、第三口井也打起来。

至此浇灌方便很多,烧饭洗漱的水也有了。

是的,他们被赶下山时没有得到任何怜悯,在戈壁里幕天席地,白天被烈日蒸馊到脱皮,夜晚又被蚊虫咬到苦不堪言。直到水井被打通,他们才大着胆子和当兵的商量,能否允他们盖个澡间,小小一间就行,让百来人有个洗漱的地方。

再后来的某一天,当兵的说,从现在开始一棵树十文钱,一亩沙麦地十两银,你们好好干,赚了银子可以买帐子住,可以有肉吃。

兴许是上面命令,兵丁对这群人并不客气,但也没有太过为难。这些人想逃、想造反时会被不留情地镇压,但只要好好干活,当兵的就不太管他们。

所以难民们在戈壁里东一帐子、西一帐子形成营地时,士兵们也无所谓,反正给他们的就山脚下几亩地,别的地方也不让他们去。

于是大家每日种树、自己烧饭。有事干,有银赚,能填饱肚子,日子就上了正轨,人心就逐渐安定下来。

…………

容绽回到山脚时,大部分人结束了露天的苦日子,已经在四周安营扎寨。 阑珊十岁起入神宫,伺候容绽整整十二个年头了,他心中的“清心寂神”明明只比他长三岁,却像和他隔了一个辈分,素来喜怒不形于色,无论对外人还是对自己皆如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