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八股文】174(1 / 2)

   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正式议论部分,宋代经义文可以随意发挥,而明代八股文细分了好几个步骤。

   朱铭不知道该怎么说,又问:“可带了范文”

   白崇彦递上《时文选编》:“近十年的好文章,都在这里面。”

   朱铭随意翻到中间,选了一篇来阅读。

   很遗憾,虽然写得非常好,但不符合八股格式,放到明代肯定要落榜。

   再看第二篇,同样如此。

   一直读到第九篇,终于出现八股格式,朱铭说:“研墨。”

   白崇彦下意识跑去研墨,研着研着,又觉得不对,自己咋这么听朱大郎的话

   无所谓了,先研墨再说。

   朱铭拿来小孩子的毛笔,直接在那篇文章划竖线。

   划出一段,标记“入题”。再划一段,标记“起股”。又划一段,标记“中股”……

   全部标注完,朱铭把书递回去:“照着这个格式写文章,或许就能轻松得多。嗯……我也是瞎蒙的,或许说得不对。”

   两位公子哥,盯着文章和标记仔细研究,再对照书上的其他范文,很快就觉察出有什么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