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OKR(1 / 1)
行有崖,而知无崖。这里的“知”可以延伸为了解、掌握,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很难对自身的处境作出恰当的判断。企业发展的好坏,项目的进展,员工的积极性,个人的成长空间,如果没有可量化的要素则很难直观的、准确的作出评价,因此KPI(关键绩效指标)被广泛应用,想要通过考核从根本上解决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发展不前这样的顽疾。领导层认为给每个人,每个团队扣上绩效的帽子、系上考核的领带、背上指标的背包,他们就会如驴换马,拉动效益的马车飞速疾驰。如果不然,那一定是驾车者手里的长鞭舞的不够勤,甩的不够响。
KPI量化了目标,自上而下,强调了业绩分配,团队达成占比,人均背负完成,然后一纸敕令“速速完成!!”。在这个分配的过程中,唯独没有考虑一线人员的想法,没有自上而下产生共鸣,没有就目标达成共识。“人均背负完成”为什么要被平均?能者一定要多劳?我刚来的,就要背负这么大压力?他们团队把控优质资源,我们垃圾一堆,如何玩?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不,更可能是“波动”在无声翻涌,到最后会发现年年都定KPI,年年都是天花板。为什么呢?因为只讲压力,不谈动力、只讲前景,不说我情、只絮情怀,不懂人情。
于领导层而言明确量化目标,并以此驱动团队成员调动积极性,完成分配任务是管理手段,他们视这种手段为整顿职场的有效武器。他们在不切实际以及妄想中将员工推向对立面,他们在无形中将公司的有机个体宝贵财富——员工当做假想敌——因为不服从,不满意,所以需要管理。但员工需要被机械的测量吗?人总是先认可了某件事情后才能真正投入热情。
在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纯的、一厢情愿的制定目标并不会有效扭转效能低下的局面,反而引起诸多不满,显而易见的是因强制性绩效考核导致的人才流失,这相当令人惋惜。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积极性,有效的提高目标达成呢?OKR(目标与关键结果)说“我可以”。OKR的核心理念是确保所有人都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并且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这里的关键是核心认同,自下而上。自我驱动比外力鞭策更加容易接受且果有成效。企业文化的宣传,团队slogan的树立,个人形象的打造都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内在价值越契合,内部阻力将越小。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他们都认可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愿景,而阿里巴巴的成功是这个目标的关键成果。
企业拟定目标一定要是有挑战的且通过努力可达成的,有挑战激起全员的斗志,能实现让全体看到希望,向着目标前进,慷锵有力,踌躇满志。员工的斗志和精神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于个人而言,OKR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指导着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树立强烈认同的目标,愿意为它投入精力和热情,在短期看不到成效时也不气馁,接受关健结果,无论这个结果最终是好或坏,认真的想来这样的目标,正是我们生活的锚点,你需要,我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