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岁月苍生(一、二)71(2 / 2)

第三代皇帝真宗赵恒,对自身的物质需求也不高,“听断之暇,唯务观书。每观一书毕,即有篇咏,命近臣赓和”。

但是他有一个坏毛病,把好端端省下来的钱都花到没影的地方了。真宗听信佞臣丁谓的话,崇尚道教,大兴宫观,东巡西祀,把国家的钱都浪费到这上面去了,甚至花光了太祖、太宗两朝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财富。以至其后的赵祯皇帝登基时,宋王朝已面临国家财政日窘、民力日穷的十分严峻的形势。

而赵祯皇帝从他接过受命册宝时,便是谨言慎行、体恤苍生、严于律己,不事奢华和享受。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少年。

安葬真宗时,由于灵车法驾庞大,有司请求将沿途的城门、房舍拆掉,以使车舆、象物通过,遭到御史的反对。刘太后不同意御史的意见,但是坐在皇位上的赵祯突然发话道:“城门矮小挡路的,可以拆毁,但是民居不当毁坏。”刘太后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同意按皇帝的决定办,这一年赵祯刚刚十三岁。

直到做了多年皇帝以后,他的宽厚爱民的作风仍然没变。有一天赵祯皇帝上朝后,脸色有些郁闷。宰臣小心翼翼地探问道:“今日天颜好像有些不太高兴,不知是何原因?”皇上道:“偶尔有点不快。”宰臣想得很多,联想到皇上的偶发怪病,便小心翼翼地劝谏皇上要爱惜身体,谨慎对待宫掖之事以保养圣躬。

皇上忍住笑道:“哪儿有的事,你想得太多了,朕夜来突然有点饿,想了想还是忍下了。”几位大臣同时吃惊地问道:“难道宫中没有准备宵夜吗?”皇上道:“那倒不是,夜来稍微有点饿,不知怎地想吃烧羊,一想宫中没有,也就什么都不想吃了,由此忍了一夜。”

宰臣道:“何不令御厨供之?”皇上道:“朕思祖宗法中,无夜供烧羊例,朕一启其端,后世子孙或者以此为例成为制度,那就平白无故的不知道要多杀多少只羊了,所以朕也不能开这个头。”

读者应该了解,书中所说的皇帝赵祯就是大宋的四帝仁宗,“仁宗”是其驾崩后封的庙号。他在位时,臣民只能称“皇帝”、“上”、“官家”。这里为了叙事的方便和便于读者阅读,本章节暂时使用“仁宗”这一称谓。

从仁宗死后所得这个谥号看,他当皇帝的四十二年,不愧一个“仁”字。故此后人书史时赞叹道:“仁矣哉!思一烧羊,上念祖宗之法度,下虞子孙之多杀,故宁废食。呜呼!仁矣哉!宜其四十二年之间,深仁厚泽,横被四海也。”

仁宗的仁慈还不止这一件事,一次读五代史时,史载周高祖见池中一双鸳鸯正在水中嬉戏,便引弓射之,竟然一箭双鸟,群臣齐声喝彩。仁宗看到这里合上书,对臣子说道:“逞艺伤生,朕实在不喜欢这样。”

仁宗深深地痛恨滥杀,还告诫跟了他十五年的御用厨师郑昭信,“活着的动物,非有必要不要轻易的就宰杀。”可见仁宗前述宁愿挨饿也不吃烤羊是一以贯之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