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波涌岳阳(三、四)56(2 / 2)

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

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

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轧轧:象声词,指开门的声音;争忍:

唐宋时期俗语,怎忍、何忍;脉脉:相视含情

的样子。)

艄公在喊:“客官登船喽!”

柳永在船家的催促声中登上大船,与翠娥分别的这一幕,让他想起十年前汴河别离的场景。

因为他对情爱的真心,因此每次的别离都会深深地触动他的心弦,故此他的词中经常出现“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这样凄绝清婉的名句,读来催人泪下。

世事沧桑,山河巨变,他的人生走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他的情感依然故我。

他用情虽不专一却很投入。他不是单纯为玩弄女性、发泄欲望而到处寻花问柳、移情别恋,他自诩是她们的知心人、保护者、爱戴者,甚或是崇拜者。他平等对待这些人世间的弱者,他真心地认为他和她们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他的这种思想让他与以往的各类嫖客有了本质的区别。

但是他在她们身上的感情投入越是深入真挚,这让他越是痛苦,每当离别之时便难分难舍,经常深陷在情感的漩涡里不能自拔。正因为他的这种超前意识、思想,远远得不到同时代人的认同,他为自身招来的是无穷无尽的骂名、指责、攻讦。

这里刚然放下,虫虫那俏丽身影又浮上心头,想她一定经常到汴河口登楼远望,辨识来往的舟楫,一次次的失望和沮丧。

其实,柳永的心头又岂止是翠娥、虫虫占据着呀,谁知道还有哪个女人,还有多少呢?

柳永乘船离开岳阳,已是归心似箭,沿途景物渐渐熟悉,只作得几首词,最得意是下面这首《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

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

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

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

愁。

(红衰翠减:形容花木凋零;颙望:抬头

凝望。颙音拥,二声,仰望。)

这首《八声甘州》给人一种大气铺排的感觉,“渐”本是个虚字,但恰恰是这个虚字,把“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个连句带出来,一句比一句令人心中凄怆,又加深了前面潇潇暮雨那肃杀的气氛。后辈的词家苏轼为捍卫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就称赞这句词能与唐诗的最高境界相媲美。

下面的“红衰翠减”句,用“衰”、“减”二字非常生动的刻画出季节的变化,用字非常凝练、奇特。

再有这个“颙”字,作“仰慕”、“盼望”解,极少有人用到,甚至读不出来。但用在此处,就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佳人登楼远眺的内心世界,这位佳人企盼的肯定是她无比敬仰又非常爱恋的情人,如果仅仅用“妆楼远眺”等词汇,便表达不出她的敬慕之情,也就流于一般的对思念的描绘了。

柳永创作《雨霖铃》时,主观上是被动的,是在遭受人生巨大磨难之下的爆发,对词的意境的开拓意识是模糊的。而他的西北漫游是主动的,他有了明确的创作思路,他渴望拓宽视野,感受生命中不曾体验过的别样风景。

八声甘州是他自己创制的词牌,他精通音律,擅长变旧声作新声,灵感源于唐代的边塞曲,他将之改为慢词。词牌的旋律和内容都融入了他在西北的所见所闻,切身感受,让他按捺不住激情,所以才有了八声甘州这样听起来就大气磅礴的词牌,哪一个字不是他行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呢。

甘州即古张掖,唐代属边塞之地。八声甘州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宴瑶池”,因柳永的这首八声甘州非常有名,词牌又别名“潇潇雨”。

柳永留下的这首八声甘州是这个词牌的最早词作,历来为词学研究者奉为正宗,认为这是词之正体,收在他的《乐章集》中,入仙吕调。后来的八声甘州词牌,略有变化,又有了六种变体。

八声甘州是柳永创制的诸多词调的典型代表,用这个词牌填的词,在他之后还有几首知名的词作,如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等。

此词一经问世,比他还先到了汴京,并轰动京城。皇上得意地对臣子们道:“柳爱卿若无西北之行,不亲自到边关看看,不去体察一下边塞的士兵生活,他哪里能写出这豪放的《八声甘州》?从他选的词牌,到词的内容,都有脱出词历来婉约局限的束缚,进一步开拓了词的领域和境界,难能可贵啊!朕果真没有看错柳爱卿,此词于高深处、清劲处、沉雄处、体会入微处,皆非他人屐齿所能到。慢词于宋,始蔚为大国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