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华采乐章(三)99(1 / 2)
三
是啊,三百余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是比起自己一生所填之词,恐怕连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也不够呀。柳永慨叹着,又自嘲地骂自己人心不足蛇呑相,就这样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没有虫虫、瑶卿等众多歌女的帮忙,这件事连想都甭想。
他想到这些日子里和虫虫的谈话,更多的是集中在填词度曲这个题目上,只要谈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地点、病痛,他们就格外开心和喜悦,真把这当做一件神圣的大事去做了。
对于他全身心投入的填词事业,他的确是把填词作为毕生功业努力去做的,这阵子关于填词他想了许多许多,长短句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像历史的画卷一幅幅地展现在眼前。
词调最早是伴随着隋唐燕乐的演唱出现的,开始时是以诗歌入曲,后来为适应曲谱的快慢节奏,有了长短不一的句式,最终发展为词,故此称为填词、长短句。
自从有了固定的词牌格式后,人们填词时除了按照字数的要求填上文词外,在文字的选择上也只如唐人作诗那样区分平仄。到了晏殊和柳永,已经渐渐在分辨去声字了。
柳永自己比晏殊又更进一步,已经在入声字上下功夫了,在音韵的运用方面已是前无古人。有人指责他《醉蓬莱》词开篇第一句“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首字“渐”字的用法,开篇即用入声字让人不悦,他对此说很有些不屑,他认为说这话的人是真不懂音律也。
难怪柳永看不起那些妄加评论的人,那些人的水平真的没有歌女的水平高,前不久瑶卿就说:“敦煌曲子转变为词,这是柳兄的功绩,这才真正有了宋词,才能广泛传播,为天下人所接受。虽然近几年填词的多了,他们更加注重文字的锤练和佳句,但是因为没有七哥的乐律天赋,尽管词句很美,也只能半唱半诵。由此,词又转向诗了,尽管词句有长有短,骨子里更像诗,有人就批评说那些人是以诗入词。哎,可惜了,以后能唱的词越来越少了。宋词最风风火火的时代,也就是七哥在的这几十年。”
佳娘也附和道:“可不是嘛,总算是好日子让我们赶上了。”
自有词牌以来,至柳永晚年,粗算起来,业经三百年,填词者不计其数,但叫得出名字的不足百人,其中多一半还是自己同时代人。许多人也只是有一两首词留世,还不要考虑其水平如何。而其中出类拔萃的词人更如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柳永扳着指头细数词史上的人物,他对于唐诗、宋词的作者、作品了然于胸、如数家珍。
到他晚年时,词史上先后留下名字的有:李白、张志和、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皇甫嵩、王衍、孟昶、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牛峤、牛希济、李珣、毛文锡、顾夐、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冯延巳、李璟、李煜、和凝、徐昌图、王禹偁、陈尧佐、潘阆、钱惟演、陈亚、寇准、林逋、夏竦、范仲淹、张先、晏殊、张昇、宋祁、叶清臣、欧阳修、司马光、韩缜、韩琦、苏舜卿、王安石、晏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