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冲浪_分节阅读_第53节(1 / 2)

  姚远跳上车,砰的带上门,俩人逃难似的离开这块地方。

  “你是记者吧?”

  “不是,我做网站的。”

  “网站啊,反正差不多,都是报新闻的……我跟你讲啊,京城这沙尘暴……”

  的哥爱聊天,聊起来就没完,话匣子一打开,巴拉巴拉开始讲述一个老京城人对沙尘暴的回忆。

  “这都小意思,以前更严重。我记着好像1966年吧,我才十几岁,好家伙刮了20天沙子,那会沙子也大,嚼嘴里咯吱咯吱跟小石头似的,现在都是细沙,差远了……”

  “照您这么说,这沙子还升级了。”

  “可不升级了?中国加入WTO,沙子也得符合国际标准,到时候奥运会一开,洋人们一来,嘿,就叫一地道!”

  后世有句小资流行语:京城一下雪,就像北平了。

  这话不对,应该是:京城天儿一黄,就像北平了。

  老照片里的北平,都有泛黄的底色。

第58章 沙尘暴(下)

  姚远和司机到处乱转,主要找标志性地点,比如北海、天坛、天安门等等。在天安门待的最久,因为风物最多。

  他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在沙尘中招展的红旗;

  用兜帽蒙着头驻足瞻仰教员画像的游客;

  在公交站台,躲在站牌后卿卿我我的小情侣;

  戴着墨镜和口罩叽哩哇啦的老外;

  甚至没有纱巾和帽子,只能用塑料袋套头上的两个大姐……

  “都是好东西啊!”

  姚远边拍边感叹,时代风物最迷人,仅仅是镶嵌在记忆长河里,就足以给它加上一层滤镜,甭管好的坏的。

  拍了半天,都中午了。

  姚远回到车上,司机问:“还去哪儿?”

  “有地图没,我瞅瞅。”

  司机刷的甩过地图册,姚远看了看路径,道:“往海淀那边走吧,我拍拍学校。”

  于是出租车再度启动,前往海淀。

  从学院路那边走了一趟,再往西,就到了清华北大的地界,这下连司机眼中都露出羡慕、向往的神情。

  毕竟清北二字,在国人心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尤其现在2002年,还不像后世那么多热搜,清华美院毒教材,北大造神韦东奕,巴拉巴拉……

  特别后世饭圈思维严重,非黑即白,不懂人语,像这里就得解释一句:没有黑韦东奕的意思,只是说过度神化这个事。

  姚远拍了些照片,再往南,准备从中关村穿过去。

  提起中关村,好像总是一个很独立的区域,电子一条街什么的。其实中关村就在海淀,被各种各样的学校包围。

  若在以往,这里必是人山人海,今天清静,漫天黄沙,连推销员都不出来了。

  “啧啧!”

  姚远看看左右两侧的电子商城,东哥这会还在里面卖盘吧?

  要不去打个招呼,调戏一下?

  姚远摇摇头,算了算了,打招呼东哥也不认识,毕竟他眼神儿不好,老婆漂亮不漂亮都看不出来。

  照片素材差不多了,出租车就不再停靠,而是缓缓行进。

  姚远坐在副驾驶,时而隔着玻璃拍一张,那些推着车,或者骑着三轮配货的。

  “你拍这么多照片都能用么?”司机问。

  “能用几张就不错了,剩下的留着也挺有价值。”

  “那倒是,过几十年都是史料。”

  “行,冲你这句话以后我开摄影展,肯定请你来。”

  姚远说着,还真翻开本子,记了司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又摆弄相机回看,道:“没拍着什么刺激的。”

  “啥叫刺激的?”

  “烟囱倒了,广告牌子吹下来了,车被砸了……不过也好,起码没损失。”

  聊着天,车辆不紧不慢的前进,刚驶出一堆电子城的范围,二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的向前方右侧看去。

  在马路边站着一个身影,高高瘦瘦的轮廓,扶着自行车,又不断冲这边挥手。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