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471(1 / 2)
聘礼清单中‘银镜’一名自然是相对‘铜镜’来说的,大家也就没多想,顾名思义,只当是白银制成的镜子,或者装饰部分主要是白银。
此时白银称之为‘白金’,比后世称为实际货币时存量小很多,价格自然也贵的多。但再贵贵不过黄金,所以并不如何引人注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概是一面工艺特别精致的镜子——如果只是白银的话,甚至没资格成为列在清单头一页的聘礼。
女郎们嘻嘻哈哈要去看许盈手抄的诗集,郎君们也想看,但不好意思和姐妹们争。便只能先看看龙凤玉佩什么的,就是这个时候,周信无甚趣味地打开了盛放‘银镜’的锦盒。说实在的,这个盒子这么大,让他很难想象‘银镜’到底多大。
所以珍贵之处除了工艺,白银本身也用了很多吗?如果是人那么大的白银镜,也确实不能说用料不足了。和江湖故事里大侠们出手就是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两不同,实际上,就是白银成为实际货币的朝代,白银也没有那么‘泛滥’过。
若是现在,白银就更加值钱了!
不过,任周信怎么想,也很难想象白银要怎么磨成镜子——现代人下意识觉得古人用铜镜,这个概念不能说错,但也不绝对。‘铜镜’只能说是主流,事实上用来做镜子的材料多的很,铜只是其中之一。
上古时最早以水为镜,后来用黑曜石之类,再后来才有铜镜。一般情况下,古人认为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镜子,只要‘打磨’的足够细。只不过在众多选项里,铜是最合适的,显影比较好,价格也算比较亲民。
白银磨成镜子,这在周信看来不算突破常识的事,但很难想象银镜能够照清人影——周信接触过白银这种贵金属,自然知道打磨的再好,白银也不如铜来的显影。
不过,他转而又想...或许就是个装饰品,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价值很高,但早就不具备最开始的实用性了。
这种想法在周信打开锦盒,并拿开防震的丝棉时,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周信低头看了看,被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吓的不轻——这一点儿也不奇怪,现代文明进入到非洲、美洲一些与外界交流很少,依旧保持着古代生活的人群中去时,那里的人也常常对玻璃镜、照相机感到惊诧,甚至于恐惧。
说实在的,这是周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他甚至无法控制地轻呼了一声,引来了兄弟姐妹们的目光。
“这...若冲送来的这是...”身为周氏嗣子,周信确实见多识广,但这样的‘宝物’还是惊到他了,以至于一瞬间他都迟疑起来了。
“大兄看到了什么?”妹妹周丽华过来看,跟着也‘呀’地惊呼一声:“这是什么宝镜?竟能照的人纤毫毕现!难不成姐夫得了什么仙人珍宝?”
此时修道之风非常盛,闺阁中的女儿也难免染此风。周丽华见到一面这样的镜子,下意识觉得这不是凡人之物,要么是仙家宝物,要么就是上古时候就流传,如随侯珠那样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的传说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