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2 / 2)

  许盈也在一旁听着,发现很多人作品中都有离别之意。

  杨微见他目露凝思,微笑摇头:“你如今出仕任职,即将远去长城,谁不生出离别心思——再者说了,若冲你都要去了,我们这些人又还能在建邺留多久?为过多少时,终要流散去。”

  他们一干人,现在陆陆续续在出仕,大多数都留在了建邺...但如今能留在建邺,不代表一直能留在建邺。事实上,随着官职变动,终将天涯海角,就如同他们的父辈一样。现在许盈这个年纪小的先走出这一步,如何能不引出愁绪?

  朱宣不太喜欢这种愁绪,见大家默然不语,便出声打断:“人事流散最常见,诗文之中不新鲜!何不今日做些拟,翻出些许新意来?”

  其实大家都不太喜欢做小儿女态,现在朱宣这样说,自然纷纷响应。杨微自忖没有诗才,干脆主动发问:“人生到处何所似?”

  陈琉懒洋洋道:“北风卷草差可拟!”

  北风一来,小草拔地而起,去到哪里大抵是身不由己的。

  此时鸿鹄落到白雪地上,许盈忽然笑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第231章

  就如同当初的‘青梅竹马’名噪一时一样,如今‘雪泥鸿爪’一样成为了建邺城中的‘热词’,并且有不断往外发散、影响的趋势——‘雪泥鸿爪’是一个听起来就很美的典故,而追究其意思,也极符合此时的审美,能够被口口传唱,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其实只是一首诗的上半阙,后面还有‘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之句,本身其实是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

  后来也因为这首诗的关系,‘雪泥鸿爪’成了著名典故,为文人所爱。

  苏轼确实是才气所至,挥洒自如的那种人,这首诗其实是他应和弟弟《怀渑池寄子瞻兄》之句。古人说应和,可不是指‘一问一答’,往往作品还需与原作韵脚相关,这就等于是带着枷锁跳舞了,本身难度就会增加一大截。但苏轼到底是大家,应和之作也往往能出千古佳作!就比如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