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1 / 2)

  这也是许盈让人制的曲颈琵琶虽怪,却也没人说什么的原因——大家都是群魔乱舞,觉得怎样改好就怎样改,自然也就不差他一个了!

  改的好的自然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比如说原本历史上的阮,这就是阮咸所改制的一种秦琵琶。只因为他名气太大,改制的又成功,所以后人干脆命名为‘阮咸’了,阮就是阮咸的简称。

  刘媚子打开胶盒,将半固态的胶涂在布条上,再用这种布条给许盈缠玳瑁义甲。这当然比在现代时麻烦一点儿,但还在接受范围内——华夏古代对于胶的理解是很深的,即有‘浆糊’这种黏普通东西的,也有‘鱼鳔胶’这种可以黏家具的,调制出适用于做布胶带的并不难。

  此时的琵琶演奏基本用拨片,优点是铿锵有力、声音脆亮,等到了唐以后,手弹琴就会流行起来。除了某些流派保持拨片弹琴外,大部分都会转变为手弹琴。手弹琴更加灵活快速,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演奏,优势非常明显。

  而义甲可以说是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了,这也是许盈的琵琶演奏可以高出此时演奏者不止一筹的原因之一。

  第66章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随着许盈竖抱琵琶手下快抹,曲子流泻而出。

  竖抱琵琶自然不是此时主流,因为琵琶是一种原本为了适应马上演奏而生的乐器,横抱更有利于稳定、着力。而这作为一种‘传统’,当琵琶‘下马’之后,演奏者依旧是横抱演奏的。

  其实如果是端坐在平地,竖抱琵琶显然更有利于演奏。

  相比起此时流行的琵琶曲,许盈演奏风格是完全不同的。仿佛清越之声直上天际,又仿佛幽冥之声直下水府,那种穿透力和表现力,与当下一般的琵琶演奏差别太大,简直就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

  所以给人的印象也格外深刻。

  这当然不是许盈天资聪颖,胜过如今众多天才良多...只能说,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坐拥的是一千多年对琵琶的改进,这种改进既是琵琶本身的,也有演奏技巧上的。另外,他在音乐上的眼界也不是此时的音乐家能比的。

  对于现在的音乐家来说,想要多听几种乐器,多了解几种音乐风格,记录多一点儿的曲目,都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演奏家也就是会十多首曲子,终身也就演奏这些,而这是普遍情况,时人也觉得这很不错了。

  而对于现代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聆听各种大师的演奏都是非常容易的(虽然不是现场演奏)。

  许盈虽然没有进入音乐专业,但好歹也是学了十几年琵琶的,这方面积累的东西一点儿不少!他在这上面的认知,相对于时人来说,也是一种降维打击了。

  “妙音!妙音啊!”一向懒洋洋的罗真也直起了身子,用手拍打着大腿,仿佛突然精神起来了一样。

  拍完大腿之后,他又慢吞吞道:“难怪孔圣人也说‘三月不知肉味’,音乐之妙至于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