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云岭之巅】464(1 / 2)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从永嘉城一路往西,经过庐陵驿,沿着官道横穿贺州与湖州,便可进入卢州地界。
再往西,便是大齐如今的西境边陲成州。
单论疆土面积,成州在江南十三州中位列第一,但无论是人丁数量还是富庶程度,成州都远远比不上淮州,更无法和围绕着永嘉城的忻州等地相比。
在元嘉之变以前,成州在大齐的地位趋向于无足轻重,因为那时候沙州七部还是大齐的忠心附庸,成州不存在边防隐忧。
后来随着八千土兵葬送在燕子岭,沙州七部的立场随之改变,成州西境登时变得岌岌可危,大齐不得不在此处设立都督府,以青江、游龙、博庐、安化四支军队,将近五万人的兵力守护漫长边境。
李端登基之后多次往沙州派遣使臣,只为修复两边的关系,然而始终没有取得进展。
直到侯玉案爆发,陆沉与沙州雅隆部头人之女建立交情,这桩延续十九年的恩怨才有了化解的希望。
自十月二日启程,陆沉和林溪及数百名护卫一人三马日夜兼程,仅仅用了五天时间便赶到卢州境内,随即林溪带着七星帮的兄弟们渡江北上,陆沉则与等候在此的大部队汇合。
成州已然在望。
数日过后,青江府城东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以成州刺史曲公则和成州代都督童世元为首,两府文武官员齐至,准备迎接来自京城的巡边钦差、山阳侯、军务大臣兼京军金吾大营行军主帅陆沉。
对于那位年少显贵、据说极得天子宠信的钦差大人,成州各级官员无不好奇,很想当面看一看对方究竟是怎样的英雄人物,但是两位军政大员的心情显然不太愉快。
曲公则倒还好,他和侯玉案没有多少关联,毕竟侯玉专理军务,不需要收买他这个成州刺史,顶多就是偶尔给他一些好处。
如今侯玉事败遭殃,曲公则当然会推得一干二净。
暂代都督一职的童世元难掩沉郁之色,若说对侯玉做的事情完全不知情,这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这几个月他一直惶恐不安,生怕睁开眼就看到缉拿自己返京问罪的圣旨,织经司大批密探抵达成州之后,他心中的恐慌程度达到一个顶点。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光织经司的人没有在成州境内大肆抓捕犯官,朝廷更像是彻底忘记西陲之地,既没有扶正童世元的都督之位,也没有雷霆震怒大动干戈。
童世元不敢去找织经司的人打探消息,这段时间过得无比煎熬。
直到陆沉平定京城叛乱、即将来到成州代天子巡查边境的消息传来,他才终于松了口气,随之而来的便是引颈待戮的解脱。
虽然这般想,可他心中未必没有一丝希冀。
曲公则转头看着这位代都督的脸色,轻声宽慰道:“童兄,不必太过忧虑。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侯玉并未胡乱攀咬,朝廷不会大肆株连,毕竟成州政局的稳定非常重要。”
童世元轻叹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一定要让山阳侯领兵巡边?你我皆知,和江北边防相比,成州面对的敌人不算强大。虽然我们拿沙州人没有办法,他们想要越过云岭大举进攻也很困难。”
曲公则微笑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侯玉被夺爵流放,是陛下卖了沙州七部一个面子,否则此事压根不会闹大。侯玉纵然有很多错处,他杀的可是沙州人又非大齐子民。陛下是想借此机会修复和沙州七部的关系,如此大事当然要派一個得力重臣主持,还有谁比山阳侯更加合适?”
童世元闻言沉默片刻,勉强笑道:“但愿如曲兄所言。”
曲公则抬手轻拍他的肩头,洒然道:“童兄放心便是,这位陆侯爷抵达之后,咱们只将他当做祖宗一样供着。无论要金银财宝还是美女佳人,咱们把他伺候舒服了,还怕朝廷将来会揪着不放?”
童世元双眼一亮,脸色终于缓和下来。
便在这时,前方数骑飞奔而至,高声道:“禀大人,钦差仪仗已到五里之外。”
两位大员对视一眼,连忙整理衣冠,带着上百名各级官员,浩浩荡荡地向东边迎去。
约莫一炷香过后,象征着朝廷威严的钦差旗牌映入众人眼帘,官道上则是甲胄鲜明、军容严整的万余京军。
当这支延绵的队伍停下之后,曲公则和童世元快步上前,齐声恭迎钦差。
一片肃静之中,一名戎装男子出现在队伍前方,向曲童二人说道:“末将金吾大营镇威军副指挥使刘隐,见过曲刺史、童都督。”
曲公则微微一怔,虽然对面这位名叫刘隐的武将很年轻,但他依旧不敢大意,赔笑问道:“敢问刘指挥,钦差大人何在?”
刘隐淡然道:“好教刺史大人知晓,侯爷有要事要办,因此暂时不来青江城。他托末将转告二位大人,专心打理各自政务为要,不必记挂他的行踪。另外,侯爷先前派人让刺史大人在青江城外准备一处营地,方便京军将士驻扎,不知可有办妥?”
曲公则心里有些憋屈,面上不敢表露,点头道:“回侯爷的话,此事已经办妥,一应粮草物资也已齐备。”
“有劳刺史大人。”
刘隐拱手一礼,又对童世元说道:“童都督,侯爷请你办一件事。”
童世元略显紧张地说道:“请示下。”
刘隐道:“侯爷希望大都督能在三天之内,将青江、游龙、博庐、安化四军的名册、校尉及以上将官的详细履历准备好,务必要杜绝吃空饷的名额。侯爷还说,大都督若能将此事办好,可以记为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