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骗局44(2 / 2)
紫宸宫中,皇帝正坐在书案前看着一封文书,看到宋朝来后立刻让他上前,然后将手里的文书递给了他。
“这是今日刚八百里加急递过来的折子,你看看吧。”
宋朝应了一声接过文书,当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眉头轻轻蹙起。他将手里的文书放到了皇帝面前,面色严肃道:“新汗王并未完全收复人心,北胡十二部大举进攻之事是一场骗局。”
皇帝听了这话冷冷一笑,眼睛紧紧盯着宋朝,沉声道:“那你可知他们为何这样做?”
宋朝听后垂下眸子思索了片刻,道:“离间。”
皇帝笑了笑,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而对于聪明的人,他向来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你反应很快。”他道。
宋朝听后没有说话,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全是那封文书上的内容。
皇帝见此也不着急,在一边缓缓道:“北胡此举不过是为了让你我君臣反目罢了,若朕因为这件事情杀了宋辞,事后真相揭晓,朕与你之间便有一道永远也无法越过的鸿沟。若朕没杀宋辞,那么便会有诸多流言传出,中伤宋辞和你们宋家。”
说到这里,他突然看向了宋朝,“听闻最近盛京不少人在传,说朕是非不分,包庇宋辞,袒护宋家。你怎么看?”
宋朝本在思考事情,听了这话略微顿了顿,随即道:“回皇上的话,清者自清,无须自证!只要皇上相信小辞就行了。”
皇帝听后笑了笑,“朕自然相信她。”
说完这个,他突然问道:“战乱是假的,可是朕又收到了另一封密信。”
宋朝听后一愣,“什么?”
“雪灾。”皇帝缓缓道,“北疆受大雪影响,如今已经成了灾区,不少百姓都冻死在雪地里,就算侥幸扛过去了,也死在了饥饿中。”说到这里了,他的眼神变得沉痛。
“禹胡之争后,朝廷已经没有充足的粮草了,所以……”他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看着宋朝一字一句道:“朕希望此次有你来赈灾,亲自押送粮草!朕会把能调动的余粮和国库里能动的银子尽快全部换成粮草!”
说完这个,他目光沉沉的看着宋朝,“此行危难重重,不仅有内奸和胡人阻拦,还可能会遇上民变。不知,你可愿意前往?”
宋朝本就有此打算,听了这话后立刻跪了下去,坚定道:“臣愿意!”
皇帝欣慰的看了他一眼,弯下身将他扶了起来,语重心长道:“这次朕会将赈灾所用的物资全部交给你,若是中途出了什么意外,北疆之灾朝廷不会再管。”
他紧握住宋朝的手,眼中满是希冀,“此行责任重大,关乎万千百姓的性命,卿……”
他欲言又止,眼神中带着一丝挣扎。
宋朝知道他的心情,于是郑重道:“臣明白,臣定当竭尽全力!若此行失败,宋朝也无颜再回京城,定自刎于北疆,以谢其罪。”
皇帝被他的话所触动,目光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良久,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哪里就需要这样了,朕对你还是有很大信心的。”
宋朝听后也笑了起来,回道:“臣定不负所望!”
“嗯。”皇帝点了点头,面色突然变得有些为难。宋朝见他这样便知还有其他事情,于是出声问道:“皇上还为何事为难?”
皇帝听后轻叹了一口气,眼神中带着丝丝沉痛之色,“朕在想,胡人一日不除,我北境百姓一日难安啊!如今受此等天灾影响,北胡定会卷土重来,再次侵扰北境百姓,朕只要想到这里,心中便十分不是滋味……”
宋朝闻言叹了一口气,思索了片刻后再次跪在地上,他抬头看着面前的君王,朗声道:“若皇上不弃,臣愿为皇上分忧,带兵踏平北方,永去胡患!”
“好!”皇帝被他话打动,开怀的大笑了起来,“朕有此良将,何愁大患不除!”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印有奇怪图案的木牌递到他手中,低声道:“凭此物你可在各处调遣五万精兵。”
宋朝听到这个心里立马便明白了,于是立刻做出了承诺:“皇上放心,届时臣定会带此精兵踏平北胡十二部。”
皇帝欣慰的点了点头,眼中满是笑意,“不知爱卿打算何时领兵?”
宋朝毫不犹豫道:“雪灾平定之日,举兵伐胡之时!”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里突然亮了起来,里面满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信心。
“好!”皇帝见他如此心中也踏实了下来,他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是掩饰不住地兴奋。他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如今终于快要结束了。
“朕在盛京待你凯旋!不过……”他声音顿了顿,“朕希望你此行秘密进行,对外只说是赈灾,以免朝中有人走漏了消息。”
“臣明白,臣定将此言谨记于心。”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一边的宫灯上,目光幽暗深沉,如深潭中的水。
“借此一事,朕要将朝中的奸细一个个都揪出来!”他喃喃道,眼中狠厉一闪而逝。
过了许久,他突然转过了身,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时辰不早了,你先回去罢,朕明日就会下旨命你为钦差大臣,奉命前往北疆赈灾。”
“是。”
宋朝应了一声后便准备出去,走到门口时突然被一声“朝儿”唤住。
听到这两个字,宋朝瞬间停住了脚步,他转过头看向里面的帝王,却见他正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
“路上小心。”他温声叮嘱道,眼神中是显而易见的担忧。
宋朝被这句话触动了心里的那根弦,脑海中回想起了曾经那些埋藏在他心底的回忆,因此也笑了笑,答了声“好。”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这里。皇帝看着他离开的身影迟迟没有收回视线,直到他彻底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后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眸中情绪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