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众人:不用等了!我们都知道了!(1 / 2)

  秦大人当初没有反对秦昭入国子监,也是想着以后家里能多个文化人,也是极好的。

  下一代也能由自家人来教导。

  当时,秦大人是没敢奢望,秦家还有机会能够重返朝堂的。

  只是如今,悦姐儿解了秦家的诅咒。

  昭儿也该走最适合他的路了。

  老太师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往年的秋闱主考官都是由翰林院学士担任。”

  “今年老翰林于年初退下了,新上任的翰林院学士杜松清,为人清正,学识渊博,且在地方就任过,注重实干。”

  “臣以为可任其做主考官,一定能为朝廷选出更有实干才能的人才。派往各地的考官人选,则可在各部进行挑选。”

  话音刚落,丞相司徒南也出声附和:“陛下,臣以为老太师所荐人选合适。”

  “臣亦附议。”

  “臣亦附议。”

  众多朝臣都出列表示赞同。

  晋元帝敛眉沉思,杜松清此人的确才学过人,且年纪不大,是晋康33年的新科状元,二十二岁入朝堂,在翰林院待满五年,主动请缨外放到地方做官。

  外放期间,杜松清跟着百姓下过田、种过地,还发掘了当地的一种特产,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百姓也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可以说,为官数载,杜松清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近些年才调回翰林院,主修年史的编撰。

  今年年初老翰林致仕,极力向晋元帝举荐了杜松清,说他文学造诣极高,且有丰富的基层丰富。

  在年史的编撰过程中,他曾几次发现地方呈交的材料存在造假,进而牵扯出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一案。

  于是,年仅三十五岁的杜松清,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新一任翰林院学士。

  晋元帝认为杜松青学识上没有任何可挑剔的,但年纪不大,其他选调过来的官员都是各部的老油条,担心他压不住这些人。

  晋元帝也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各位爱卿说的极是,杜松青无论学识还是资历,都很适合。只是朕担心他年纪尚轻,压不住其他考官,被牵着鼻子走,反而失了秋闱应有的公允。”

  众朝臣闻言,也若有所思。

  秦悦此时也听到了晋元帝的话,突然冒出一句:【不就是嫌弃人家年纪小嘛,派个年纪大的在旁边镇场子,不就行了吗?】

  晋元帝眼睛一亮,小福官说的倒是个不错的方式。

  众朝臣也是如此认为,于是朝臣代表丞相司徒南,出列说道:“陛下,臣举荐老太师出任此次秋闱的主考官,杜松青任副考官,有老太师在,想来也没人敢造次。”

  老太师接收到丞相的眼神,无奈站出来。

  他都快养老了,就想含饴弄孙,这丞相还要把他拉出来。

  行吧,既然在其位,也必要谋其政。

  “陛下,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