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陈望提出局部优势理论60(2 / 2)
朱良,宋濂等原本就对反击持中立,甚至倾向于反击的高官,暂时还看不出态度,他们此时无法确定陈望的能力。
孙良,以及一众力主防御的师长,则是依旧冷眼相待,他们就不信在这样的局势下,陈望有什么本事,能说出花来!
而陈望说着,突然话音一转,目光炯炯地看向朱良道:
“现在,我们中央兵团,正面对日军的进攻,蕰藻一线是阻敌的关键。
若让日军突破这里,我们的整个防线就会崩溃。
但是日军在强攻蕰藻时,其相对薄弱的侧翼,这是不争的事实,无可否认,我说的没错吧?”
听到这里,许多将领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复杂。
要知道,他们也都是打过仗的,这个“局部优势”的理论虽然大胆,但细想之下却并非毫无道理。
而且,以他们的经验来看,甚至没有一定的战场积累,恐怕根本无法领悟。
若是真的能抓住日军的侧翼弱点,确实有可能扭转战局。
要知道,陈望这可不是瞎说。
在他所处的时空,有一位曾经打出了战争奇迹的人曾说过:
“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换言之,其实在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整体实力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决定了整个局势。
在战争史上,很多时候,形成局部优势才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毕竟,所有战争谋略的本质,其实都是怎么配置自己这一方的力量和资源,在局部的关键位置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这是致胜的关键。
具体而言,则是在时间和空间的某个点,集中力量压倒性突破对手,这要求比对手有更大的机动性,更强的执行力和更广的情报网。
从这角度上来说,陈望所拥有的认知优势,还有战场视野优势,则是构成战场局部优势的关键因素前提。
而且,陈望现在获得了“闪电战“的相关战术理论。
他虽然没有空军和装甲部队,但丐版的闪电战,也并非没有用武之地。
但这个时候,宋濂突然站了出来,皱眉问道:
“陈师长,你这个机动进攻,理论上可行,可即便是在广福一带,日军也至少有一个旅团的兵力。
若我们不集中五个师,恐怕很难击穿他们的防线。
但如果我们将五个师调往侧翼,那正面就没有预备部队了。这样做,风险太大。”
宋濂的话引起了一片低声讨论,许多将领纷纷点头赞同。
他们虽然有些动摇,但始终不敢贸然将这么多兵力抽调去侧翼进攻。
毕竟,正面阵地才是最重要的防线,一旦正面被突破,那就是全线震动,甚至是全军覆没了。
陈望看着众人,心中清楚他们的担忧。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解释道:
“宋师长所言极是,但我军当前的局势,已经无法依靠固守解决问题。
日军的战力十分强大,而我军当前部署的核心问题,便是缺乏有效兵力的补充,全国的精锐已经全部集中于此了。
反观日军,他们并没有全力以赴,全国动员也还未完全展开,我们现在必须在日军下次增兵之前,抓住机会进行反击。
否则,若战事拖延不到十二月,日本国力又尚未耗尽,必定开辟新的防线,我们当前防守的这些阵线,也将全部崩溃。”
陈望的声音越发坚定,目光冷峻地扫视了一圈,继续道:
“更为关键的是,临安湾现在一片空虚,日军一旦反应过来,随时可能选择从那里登陆。
若是我猜的不错,最迟十一月,日军要是无法在正面取得完全突破,其必定从临安湾登陆。
到那时,我们的侧后方将彻底暴露,就算我们守住了大场,也无济于事。”
这就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了。
因此,这番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开了会议室的沉寂。
众师长的脸色,顿时变得异常凝重——临安湾的空虚,这确实是他们一直忽略的问题。
如果陈望的判断正确,日军从那里发起登陆作战,那么整个防线将彻底陷入被动,就如同左翼阵线失守一般,甚至还要更加严重。
其实,陈望所在的时空历史上,中央兵团也在侧翼的广福一带,部署过反击。
但那个时候,大场已经失守,而且反击的兵力太少,局势根本难以改变。
陈望现在提出来,就是为了在这个死局中,寻找机会。
但孙良这时却是轻笑一声,双手抱胸,似乎并不把陈望的警告放在心上。
“临安湾?陈师长,你的想法未免太天马行空了。
日军就算再强,也不可能随时随地从海上发起登陆战。
他们现在的目标是蕰藻,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难道你觉得他们还有余力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登陆战?
至于从倭国继续调兵,我看你这根本就是危言耸听!”
其他人也有不少附和,认为陈望的担忧有些过头。
陈望却面无表情,直视着孙良,声音沉稳而坚定:
“孙军长,作为指挥官,我们在战场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永远不要低估敌人。
你所看到的,是日军现在的兵力部署,但我看到的,是他们的战略意图。
日军的目标不只是占领几块阵地,而是彻底瓦解我们的防线。
而我们,只有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计划,才能争取到一线生机。”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凝滞,孙良一时语塞,恨得牙根痒痒,但并没有立刻反驳。
不过,他的脸上依然带着一丝冷笑,显然是不相信陈望的判断,更不认为朱良会采纳这种“冒险”的计划。
还不断在敌薄弱处寻找机会,太天真了!
其他的师长看陈望,同样就像是在看傻子一样。
他们中的不少人,虽然打仗经验丰富,但战略素养不足,其实还意识不到日军没用尽全力的问题,只觉得陈望是危言耸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