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1483(1 / 2)

  “他们的空军力量平平无奇,甚至不如我们,但防空系统位列全球前五。”

  “我们不可能在北清的防空系统下,明目张胆地用飞机把八万人一趟趟运过巫勒山,即便飞机经受得住,落下的士兵也受不住;也不可能让包括后勤医疗在内的八万人去徒手攀登平均坡度在49-53°的巫勒南坡。”

  “基于此,翻越巫勒山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付芝忆碰了碰屏幕,跳出了示意图。

  “第一阶段,由本次参与作战的五千空降兵分为若干小组,直接空降至巫勒南北两坡,在坡上搭建缓冲梯,降低攀山难度,让三万攻科组成的先头部队翻越过山、抵达吉歇令高原。”

  “第二阶段,先头部队抵达高原后,立刻搭建传送C13平台,尽可能地将其余部队转移过来。”

  所谓的“缓冲梯”和“C13平台”是尧国这些年针对北清所研发的产品,本质上都是传送阵的变型。

  缓冲梯可以视为小型的传送点,安装起来简单便捷。

  一般而言,连接两个城市的传送站需要半年左右的建设时间;

  连接两个小镇的传送点需要两三个月;

  而每个缓冲梯只需要一分钟的安装时间,且不需要专业法师,连普通人经过训练后都能熟练上手。

  为了得到这一惊人安装的速度,缓冲梯牺牲了传送距离和传送量。

  它的最大传送距离只有三十米,单次传送极限为十五人,无法直接越过巫勒山,只能用来避开险峻部分。

  之所以舍弃传送距离、追求安装速度,是为了保障安装者的生命安全。

  空降兵孤身降落至北清的国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拿命在换,安装所需要的时间越久,他们暴露在炮口下的时间越长,死亡率就越高。

  当空降兵在山体上安装好缓冲梯后,身体素质较高的三万先头部队便可以借助缓冲梯减少翻山难度。

  在他们翻山以后,就能在高原营地上铺开C13平台,将体质较弱的五万后方部队运输过来。

  所谓C13平台,全名是“简易大型生命体传送平台”。

  简易的是它的安装模式,专业人员可以在96小时内将其搭建完毕;

  大型的是它的传送量。

  当然,这里的大型对标的不是民用的传送站,而是相对于缓冲梯这类的小型传送平台。

  C13平台的传送效率在1800人/小时,换而言之,只要搭建九个平台,就能在三个小时内,把后面的五万军队传送过来。

  这两个项目都由陆鸳提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