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 2)
“八成左右吧,我这是10斤的谷种,正好够我和我老丈人家10亩水田的。”
康飞也有点庆幸,当时为了凑整,直接舀了10斤谷种,要不现在就该着急上哪借秧苗去了。
“这么高?”罗太仓和吴都内同时惊呼道。
“嗯,真的,主要是旱地没有水,不会冲掉还没站稳根的谷种和秧苗,而且冷热也好控制,不会冻着谷种,出苗率自然就高了。”康飞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他是认真比较了水田育苗和旱地育苗的优缺点的。
“好好好。”罗太仓连声说了三个好,又转头问康飞:“你可愿意把旱地育苗的法子献给朝廷在其他地方推广?”
“自然是愿意的,我家夫郎总说‘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康飞不忘夸一下他家天下第一好的夫郎。
“好好好,康夫郎大义!”吴都内赞叹道。
康飞刚想说话,旁边罗太仓又问出了声:“你家后院种这么多地瓜做什么?是不是还没到种地瓜的季节?”
“哦,这是做种的,准备雨季藤栽。”康飞说道。
“藤栽?怎么藤栽?”罗太仓问道。
“就是到时候将地瓜藤两片叶子为一节,用剪子剪下,芽尖朝上插在垄上就可以。”康飞拿起一根地瓜藤比划了一下。
“地瓜能藤栽?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吴都内问道,他想不到这小小的院子里,居然藏着如此多的秘密。
“《陈振龙游记》里记载了他从菲律宾带回几根地瓜藤,用地瓜藤在华夏国成功种出了地瓜,《农令全书》中也提到地瓜可藤栽,但两者都没有具体的种植方法,我打算试一试,看看这两种种法哪种更好更高产?”
为了查岩岩说的地瓜藤栽的方法,陪秋阳在县城考试的那几天,他跑遍了县城所有的书肆,翻阅了所有的农书,看了好几十本游记,终于让他找到了《陈振龙游记》和《农令全书》,游记给了岩岩,嘿嘿,是不是岩岩的秘密又多了一份保障!
“你居然看了那么多书!”罗太仓赞赏地看着眼前憨憨的农家小子,真是人不可貌相!
“嘿嘿,我家夫郎说,种地也是门学问,要种好也得多学习才行。”康飞满脸堆笑地说道。
“你小子真的娶了一个不错的夫郎!”罗太仓深深地感触道。
“你家西头种的是什么?”吴都内又突然问道,一片郁郁葱葱的!
“啊,西头种的土豆。”康飞看了一眼西边回答道。
“走过去看看。”罗太仓也来了兴趣,看着那边一片欣欣向荣的。
五人就从地瓜秧那沿着房檐走到西边。
“这边地没有东头那么肥沃。”罗太仓转身和吴都内说道。
“确实,没有那边肥啊。”吴都内赞同道。
“两位大人,东边地去年播种前挑了不少的塘泥和草木灰,还烧了四场牛粪,西边就烧了几场牛粪,虽然前几天我又浇了点我自制的粪肥,但底子确实没有东边好。”康飞解释了一下两边肥沃程度不一样的原因。
“烧了四场牛粪是怎么回事?”吴都内疑惑地问道,他就感觉自从进入了这个小院,他什么都不懂,好没见识。
“哦,烧牛粪就是将地里的土堆成长条状,将中间扒拉开,放入晒干的牛粪,竖着放几个草把,再把土填上,点燃露出土的草把,牛粪就能把周围的土都焖烧成黑色的。”康飞边比划边说着。
“哦?这么烧能当做肥料?”吴都内点点头,继续问道。
“能的,《疆列传》中就记载了牧民用牛粪做燃料,然后用烧成的灰作为肥料,我试验了确实是可行的。”康飞指了指长得很好的土豆禾说道。
“不错不错,可是这个很难推广,牛粪还是很难得的。”吴都内有点遗憾道,这烧牛粪做肥料操作很简单还即烧即可用很便捷,就是这牛粪很难啊,也不是谁家能都能买得起牛。
“嗯,你说你自制的肥料是什么样的。”罗太仓也觉得很可惜,只能问起另一种肥料,希望这种不要对原料要求那么高。
“哦,这个肥料是按照咱们大农司编写的《农有时》上的所说自已做的。”康飞笑眯眯地看着罗太仓和吴都内,这肥料还挺好用的。
“你还看我们编写的《农有时》。”罗太仓看了看吴都内,两人又一起看向康飞,难得的后生啊。
“看啊,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的,还做了笔记,能试验的我都在慢慢试验,一个是这肥料,一个是织布机,不过织布机我改良了一下。”
康飞知道人都需要恭维,何况是这种大人物,但他也没有说谎,他确实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的,谁叫那是他认字的教材呢?
“真的不错!朱县令啊,你这治下一个农家小子都这么好钻研,真是难得啊。”罗太仓笑着看向朱县令。
“我们坪山县还是人杰地灵的,下官在占了不少的灵气。”朱县令有点骄傲地道。
这康飞真的给他长脸啊,就冲他今天露的这些,他也能期待挪挪地了,要不在这个县令的任上一待就是13年,家族都看不上他了,他倒是无所谓,就是儿子没有本事连累了姨娘日子不好过。
“确实有灵气啊,对了,小子这就是你说的垄栽么?”罗太仓指了指土豆垄问道。
吴都内已经低下身子去扒拉土豆秧苗了,抠了抠,还抠出一个拇指尖大小的小土豆,圆不溜掉,嫩黄嫩黄的,真的很可爱,吴都内用手指擦了擦小土豆上的土,然后将它递给了罗太仓。
“这么快就长出土豆了呀!”罗太仓惊讶地说道,又细细地摸了摸手中的小土豆,现在就长这么大了,等收获的时候,估计得三四两重了。
“呀,结土豆了呀,最近忙都没有观察到呢!”康飞也惊呼道,他以为还得几天才能结呢,想不到这才一个多月,就长出了这么大的土豆。
“你这垄栽有什么好处?”罗太仓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问道。
他也不问康飞从哪知道的垄栽,估计从哪本书上看的,他只关心这垄栽有什么好处,土豆能这么快长出来,还长得那么好和这垄栽有没有关系,他感觉这次和老吴出来淘到宝了!!!
“垄栽好处多了,可以通过增加土壤的厚度,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能够使作物三面受光,增加光照和热量,还便于浇灌和排水,还有通过起垄的过程,将藏在浅层土壤中的虫卵翻到地表,通过风吹日晒杀死虫卵……”
嘿嘿,这些都是岩岩说的,幸好两位大人没有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个他真的没有找到出处!
“不错,不错。”罗太仓不住地点头道。
“很好,很好。”吴都内也忍不住赞赏道。
“咱们回屋里看看你的笔记?”罗太仓问道。
“好,大人请。”
康飞伸手请罗太仓、吴都内、朱县令和费师爷先走,费师爷当然不敢走在康飞前面,两人又谦让了一下。
五人来到屋里,罗太仓、吴都内和朱县令三人在堂屋桌子前坐下,费师爷去厨房张罗喝的,康飞则去房间拿他的笔记。
康飞现在的笔记已经有厚厚的四大本了,前三本都是秋阳和秋光给他誊写的,后面一本是他自已用炭笔记的日常,还没有整理。康飞将姜秋阳誊写的那两本递给了罗太仓和吴都内,将姜秋光誊写的那本递给了朱县令。
嘿嘿,秋阳字写的好看就算了,好多地方他还进行了润色,重新组织了语句,还画了配图。
“这字真不错,记载的真详细!”罗太仓一边翻一边赞赏道。
“这字是我夫郎的弟弟姜秋阳写的,他今年童生考试考了头名!”康飞就说他家秋阳的字打人吧,就像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可漂亮了!
“看来这一家子都是聪明人呀!”罗太仓看着朱县令说道。
“是啊!那姜秋阳本次童生考试一首《咏鹅》真是惊艳了下官,我们府尹马大人也直赞写得传神啊!”朱县令提了一嘴,别以为他是有私心给姜秋阳定了个案首啊,这也是府尹马大人的意见。
吴都内一直没有出声,在仔细地翻着手中的笔记,还时不时凝眉想一想,看他这样,罗太仓和朱县令都没有再出声。
等了两盏茶的时间,吴都内才抬起头,合上手里的笔记,问道:“我能看看你改良的织布机么?我看这图,你们缩小了纺轮?”
“对,我们把纺轮缩小了,这样能减少拉伸力,能纺麻也能纺棉,而且体积小了,更便于家庭作业,我们改良的织布机在隔壁老屋,可以过去看。”康飞回答道,还做了简单的介绍。
“你们?”吴都内疑惑地问道。
“哦,这个织布机是我和我夫郎的弟弟刚提到的姜秋阳一起研究改良的,这图也是他画的,我画的不好看。”他画的哪是不好看而已,他画的除了他自已,别人都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