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2 / 2)
“陛下询问民间疾苦, 体恤孤儿寡母,黜退昏官愚吏……”
收到阿昭第一份家书的时候已然是熙正二年的腊月,没几天就是年节了。屋外大雪纷飞, 贺兰定就着跃动的烛火将厚厚一叠家书看了又看。
“阿兄, 好了没?你看好了没?!”阿暄趴在贺兰定的肩头, 伸手去抓阿昭的信, 嘟囔着, “该轮到我看了!”
贺兰定将家书递给了阿暄,自己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家书很厚,字数很多, 墨迹深浅不一, 估摸着是分好几次写成, 攒在一处送出了宫门。
家书的主题一共有两个:1、我在宫中很好,陛下慈爱,同事和善,吃饱穿好, 阿兄莫要担忧。
2、陛下很好,人好, 能力强, 对内严惩贪官污吏,对外赈灾济贫……
回想阿昭满纸对胡太后的崇拜和向往,贺兰定的眉头拧得更深了——他并不觉得胡太后当得阿昭如此推崇。
只说一点。今年年初那会儿,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提出要规范国家货币标准,严惩民间私钱□□。
胡太后前脚同意了这一有利于国家金融稳定的提议, 后脚却又实施了一项昏头的金融措施——于王屋山开掘铜矿铸造钱币。
这相当于国家没钱了就使劲印纸币, 大量新钱涌入市场会造成什么?不外乎是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 底层老百姓进一步陷入水生火热的炼狱。
硕大的大魏朝堂,那么多饱读诗书之士,难得就无人看出这其中的风险吗?
又或者说,身为最终决策者的胡太后,在严肃整顿金融市场和直接铸造钱币解一时之困之间,选择了一条更加容易简单,却最终通向地狱的道路。
由此可见,胡太后的政治素养和个人手腕,并不值得期待。
可是,阿昭却明显非常上头,简直有一种狂热的偶像崇拜。
“唉。”贺兰定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阿兄?何故叹气?”阿暄不解抬头,疑惑看着贺兰定,摇摇手里的一沓书信,“看样子阿昭过得还可以呢,信中她提到的许多吃食,我听都没听过。每顿饭光是果子就四种呢。”
贺兰定没好气道,“这么好,送你去成不?”
阿暄知道阿兄心情不美,故意嬉皮笑脸道,“我可不成的。”说着他对着自己的下腹比划一刀,“我可舍不得我的小弟弟。”
贺兰定被逗笑,抄起装信的壳子丢向阿暄,笑骂,“臭小子,胡说八道。”
阿暄将信纸叠好,忽得收了笑脸,“我也担心阿昭的,但是,担心无用。”挂在嘴边的担忧是天底下最没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