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46(1 / 2)
谁知此时水秀就站在公社院子里面,她挤在人群中,还以为三旋摸了人家的钱包,所以挨捆。
向旁边的人打听,都是新挤进来看的,说不知道。她鼓起勇气正要走上前去问那些捆他的人,忽被一只手拉住朝外扯。
拉她的是个知情的知妹,出了院子,便说:“你好险哪!”把情况告诉她。
水秀吓着了,焦急地说道:“那怎么办哪?三十五块钱,是鹃鹃的呀,我刚才买东西都借来用脱了十块了,现在要退也退不出来。而且,而且退了他如果不还猪,咋向鹃鹃交待呀?”
急得原地打转。只得说:“你有没有钱?借我十块钱嘛!”
那知妹说:“我哪有十块钱借给你!哼,你也太老实了,人都被捆了,打了,你还要退钱给他呀?去找男生想办法嘛!”
水秀听了觉得有理,就四处找柳石和杨灵。
字库的前世今生
柳石却在南街口外的字库看热闹。
所谓字库乃是一座六、七米高,中间实心的塔形建筑,造得古香古色,底座凿有莲花和彩俑,塔身、塔檐上也有彩绘。
顶层六角飞檐上有风铃数枚,这风铃好怪,在大南风中只是无声地摆动,北风吹拂,它才发出细碎的铃声。
实际可能是南风呼呼,把风铃声给淹没了。
这塔形建筑的功用是焚烧字纸。据说过去读书人所废弃的字纸,专要拿到这里烧化。
它的建筑年代因县志残缺,塔座上又无碑文之类,故不可考。子羽在其正面发现有几匹汉砖,但这显然是有意嵌上去的,不能据此说它建于汉代。
临解放前不久,本地一个父亲是盲人的人曾集资修缮过,故而看上去还新。
这里设郡置县虽可上溯至汉,但是这金河边一带坝子,明清至近代都是称为“水田族”的彝胞一个分支在此耕种,其后来习惯衣服渐同于汉民。
至19世纪这里也只是个半开化地区,何以会专为烧字纸而建造字库?
知青闲聊时对此质疑:扳起指头数过去全清庙乡识字的人,恐怕两只手就足够。
就有人提出大胆合理的设想:会不会是因诸葛亮经此南征,后人所修的一座纪念性建筑?知青们对这个说法比较满意,觉得在此落户和生活更有意义了,拿小刀在上面乱刻画的势头为之收敛。
本地人崇拜这座字库。民间传说盲人之所以眼瞎,乃是前生糟踏字纸的报应,所以清庙和附近几乡的盲人,趁着今世,对字纸都倍加爱惜,以图来生。 他们到处收集字纸,在这里磕头焚烧。然而,旧社会此地很难见到纸片,真不知这许多四、五十岁前世糟蹋字纸的人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