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火烧和尚29(2 / 2)

火苗腾腾爨起,建华和尚连疼带吓,在烈焰中苦苦挣扎,众目睽睽之下,哀鸣惨嚎着被烧成灰。

参加典礼的一众官员士绅、僧人及围观的百姓,一个个吓得抖衣而战,面如死灰,胆小些的尿了裤子。

绍钦回京复命:“臣已了事。”赵光义微笑着点头嘉许。

多么简单明了,皇上说四个字,臣下复命回四个字,管它天大的事,就这么解决了。这件事向天下人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谁想糊弄皇上,就是这样下场,皇上眼里不揉沙子。

经过一系列的精心操作后,开宝九年的这一场惊天大案,留给后人的只有“烛影斧声”这四个字。

既然是烛影,就说明除当事人一人外,谁都没看清楚,无论说什么也只能算猜测。

斧声,若留下的是刀光剑影四个字,谁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杀意,这里的斧,却不是兵器,虽然叫斧,却只是小小的仪仗,而且是尽人皆知。再怎么拿来演绎,也很难与谋杀扯到一起。

当然,还留下了一句话,“你好做,好做。”往坏了猜,意思是你干的好事。往好了猜,那是赵匡胤在突发急病时的临终托付。总之就是事先毫无思想准备的垂死之人的无奈之语,反正就看你怎么想了。

在新皇帝咄咄逼人的态势下,领教了皇帝的为人、手段,普天下再无人敢公开议及,无人敢说三道四,无人敢流露不满,朝堂之上更是鸦雀无声。而且,赵光义在位期间,还不断地指令毁书,修改皇家文档,乃至重构史料,故此,宋史很少记载这件见不得人的事,对之讳莫如深。

文字上的东西基本上都抹去了,这段历史好歹遮掩过去了,赵光义算是得偿所愿。

但是越描越黑,正应了俗话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人们心中的疑团却始终无法真正抹去。语焉不详的零星记载和互相矛盾的市井流言交织在一起,从中总能嗅到心虚、掩饰的浓浓气味。于是口口相传,历史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蛛丝马迹,赵光义留下的不光彩的一面总是大于他的功绩。

开封臣民和大宋子民,他们嘴上不敢乱说,脑子里却不能不想。正因为重压、封口,反倒让传闻在民间愈演愈烈,越发扑朔迷离,当时在开封坊间传得很广,传得沸沸扬扬。

哪怕仅仅是斧声烛影四个字,便调动了民间艺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也给深耕历史的文人士子留下了没完没了的话题。

赵光义知道文人身上的弱点,文人为了脸面,显示崇尚气节、风骨,有时会忘乎所以地说些不三不四的话。那好,朕就是要时时处处羞辱你,告诉你们,你们的脸面在朕面前不值几个钱。

你们不是总喜欢花前月下、纵享人生吗?那好,你们可以吃喝玩乐,可以不择手段地追求享乐,只要听话,朕让你们升官发财,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唯一不行的,就是不能触碰我的底线。

还不行?难免还会有人口是心非、心存芥蒂,借着舞文弄墨做文章?那就给点儿颜色看看,事关生死,看清楚喽:白的是纸,黑的是墨,红的可不是硃砂。

腾出手来,就该整整这些文人了。拿谁开刀?

赵光义权衡利弊,首先,这个人不能是朝廷中的大臣,伤了他们,会让文人认为他们和武人一样不值钱,那会对重文抑武的国策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其次,还要找到给朕杀他的口实。

又要考虑名气、影响,又不能动摇执政根基,符合条件的人还真不多。

赵光义脑子里闪过一个人的名字,不错,这倒是个绝佳人选!他心里锁定的这个人,早就在他手心里攥着,要杀他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不论干什么事,总得师出有名吧,哪怕是个囚徒,也要有杀他的罪名。而且,又要影响大,又不能引起恐慌,必须起到杀鸡儆猴、杀一儆万的效果。

于是,一个更加阴险恶毒的念头涌上心头,他要让那个人斯文扫地,又能给自己带来欢乐,来个一举两得。

终于,一首词的问世和填词人的死亡,彻底封住了天下文人的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