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变流言7(2 / 2)
“谁能做得到?”
“坐镇南衙那位就行。”他边说边朝着开封府方向努努嘴。
“胡说!这种话也敢说,不要命啦,你没看见开封府在抓人吗?”
那人缩起肩膀,吐吐舌头,小声说:“这不就咱哥几个嘛,知根知底,俺这不是瞎嘚嘚呗。”
“内乱?怎么乱,谁敢?”一个看着挺有学问的人听到他们一句半句的对话,不屑地斥道:“大宋朝的建立受命于天,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不是谁想改变就改变得了的。”
人们最看不上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立刻群起而攻之,有人叱道:“扯淡!俺们说的是天气,一缕清风,一丝浮云,一片雪花,这是自然现象,跟历史扯得上嘛关系?”
到底是学者,大庭广众之下不甘示弱,反唇相讥说:“我这是好心地提醒你们,祸从口出,别不识抬举。”
又有一个学者貌似高深地插话,开封城里这样的人忒多了,他说:“都别拌嘴啦,各修各的福,各位还是多操心自己的一日两餐吧,俗话说,言多语失嘛。咳,人生无常啊人生无常,或寿比彭祖八百年,或如婴儿胎死腹中;亦可身轻体健逍遥享乐一辈子,亦或缠绵病榻求死不得。人生之脆弱,就如清风、浮云、雪花,转眼就会消弭于无形。”一扯还在与人争辩的那位,“快走吧,开课啦,去晚了,又该招先生骂了。”
几个上了年纪的交头接耳说:“不行呀,大宋天下可千万乱不得啊,太平日子还不到二十年呢,乱了,倒霉的又是老百姓。走吧走吧,咱们去相国寺烧炷香,保佑保佑皇上福寿绵长、国泰民安吧。”他们互相招呼着进了相国寺山门,身后跟了一大群人。
人群散去,留下一团疑虑、恐惧的气场,窜行在开封城的大街小巷,久久不散。
信谣传谣,开封人有这个坏毛病,但是如果有外地人这样说,立刻会招致开封人的不满和反驳。但是不满归不满,这是个事实。
大宋名臣曾公亮就曾留下一句名言,批评这种坏风气,他说:“京师从来喜造谤议,一人造虚,众人传之,便以为实。”他说开封城里喜欢造谣传谣,说得一点儿也不假,形象准确。
确实如他所说,开封此时虽然还不是多么的繁华,但是万国来朝,人烟辐辏,已经是个闻名遐迩的世界大都市了。
自然是人多嘴杂、飞短流长,开封城里向来都是谣言肆意孳生的是非之地,往往是听风就是雨,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用不了半天,一个流言就会闹得满城尽人皆知。
人言可畏,自古皆然。诚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当你陷入百犬吠声的围攻态势下,你就知道了,势单力薄很难全身而退。特别是后世之人体会最深,哪怕你是苏秦再世,巧舌如簧,面对汹涌而来的舆情,也能把你骂化了。
流言在开封城里的传播速度和后果,不亚于一场鼠疫的爆发和肆虐横行。
当流言化成风雪,放在文人眼里,就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谁能想得到?开封城里仅仅因为一条揣测天气变化的流言便演变为一场塌天大祸,搅扰得整个大宋腥风血雨,诡异事件层出不穷,此后三百年王朝历史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这场“天变”流言的烙印。
普普通通一条流言为何引发如此残酷的后果?个中奥妙没人悟得出来,即便许久之后,仍不时地牵动着开封城里千千万万人的心,凡是与这件事沾上点边的人,一生都会遭受到某种磨难。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恐慌的种子播撒下去了,该来的也就快来了!
只是,谁来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