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宋襄公假仁失众46(1 / 2)
话说楚成王假装乘车赴会,跟随的人都是壮丁,里面穿着暗甲,身上带着暗器,都是成得臣、斗勃挑选训练出来的,非常勇猛。又派蔿吕臣、斗般二将统领大军,随后跟进,准备大肆厮杀。宋襄公完全不知道,落入他的圈套,正是:“没心眼的人遇到有心人,想脱身时难脱身” 了。楚王抓住了襄公,众甲士将公馆中所准备的献享犒劳的物品,以及仓库中的粮食,抢掠一空,随行的车辆,都归楚国所有。
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人人恐惧,谁敢上前说句好话。楚成王邀请众诸侯到馆舍,当面数落宋襄公六条罪状,说:“你讨伐齐国的丧事期间,擅自废立,这是一罪;滕子赴会稍迟,就加以拘禁侮辱,这是二罪;用人代替牲畜,来祭祀淫鬼,这是三罪;曹国缺少地主的礼仪,这事很小,你却仗势围攻,这是四罪;以亡国的后裔,不能估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天象显示警告,还想称霸,这是五罪;向我请求诸侯,却妄自尊大,全无谦让的礼节,这是六罪。上天夺去他的魂魄,单车赴会,我今天统领兵车千辆,战将千员,踏碎睢阳城,为齐、鄫各国报仇。各位只管停留车驾,看我攻取宋国后回来,再与各位痛饮十天再散。” 众诸侯无不唯唯诺诺。
宋襄公张口无言,像木雕泥塑一般,只是多了两行珠泪。不久,楚国大军都到了,号称千乘,实际是五百乘。楚成王犒赏了军士,拔营而起,带着宋襄公,杀向睢阳城来。列国诸侯,奉楚王的命令,都屯驻在盂地,没人敢回去。史官有诗讥讽宋襄公的失误。诗说:
无端媚楚反遭殃,引得睢阳做战场。
昔日齐桓曾九合,何尝容楚近封疆。
却说公子目夷从盂地盟坛逃回本国,向司马公孙固讲述宋公被劫持一事:“楚军早晚就要到了,赶快调兵,登上城墙把守。”
公孙固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君主,公子必须暂时代理君位,然后号令赏罚,人心才会肃整。” 目夷凑近公孙固的耳朵说:“楚人抓住我们的国君来讨伐我们,是有要挟的企图。必须这样这样,楚人一定会放我们的国君回国。”
公孙固说:“这话很对。” 于是向群臣说:“我们的国君未必能回来了。我们应该推举公子目夷,来主持国家大事。”
群臣知道目夷的贤能,无不欣然同意,公子目夷向太庙禀告,面朝南代理国政。三军听从命令,铃声戒备严明。睢阳各路城门,把守得像铁桶一样。
刚刚安排妥当,楚王的大军就到了。扎下营寨,派将军斗勃向前喊话,说:“你们的国君已经被我拘捕在这里,生死在我手中。早早献土投降,保全你们国君的性命。”
公孙固在城楼上回答:“依靠国家的神灵,国人已经立了新君了。生死随你,要投降是不可能的。”
斗勃说:“你们的国君还在,怎么能又立一个国君呢?”
公孙固说:“立君是为了主持国家。国家没有君主,怎么能不立新君?”
斗勃说:“我们愿意送你们的国君回国,用什么来酬谢?”
公孙固说:“原来的国君被抓,已经辱没了国家。即使回来也不能再做国君了。回不回来,全听楚国的命令,如果要决战,我们城中的兵车没有损坏,情愿决一死战。”
斗勃见公孙固回答强硬,回报楚王,楚王大怒,下令攻城,城上箭石如雨,楚军有很多伤亡。连续攻打三天,白白损失,不能取胜。楚王说:“他们国家既然不用宋君,杀了他怎么样?”
成得臣回答:“大王以杀鄫子为宋国的罪过。现在杀宋公,是效仿错误。杀宋公就像杀一个普通人,不能得到宋国,却白白招来怨恨,不如放了他。”
楚王说:“攻打宋国不下,又释放他们的国君,用什么名义呢?”
得臣回答:“我有计策了,现在不参加盂地会盟的,只有齐、鲁两国,齐国和我们已经两次通好,暂且不论;鲁国是礼义之邦,一向辅助齐国称霸,眼中没有楚国,如果把宋国的俘虏献给鲁国,邀请鲁君在亳都相会,鲁国看到宋国俘虏。必然恐惧而来,鲁、宋是葵邱同盟的人,何况鲁侯很贤能,必然会为宋国求情,我们借此作为对鲁君的恩德,这样我们一举就能得到宋、鲁两国。”
楚王鼓掌大笑说:“子玉真有见识。” 于是退兵驻扎在亳都。
任用宜申为使者,带着缴获的几辆车,到曲阜献捷,信中说:
宋公傲慢无礼,我已经把他囚禁在亳,不敢独占功劳,谨向贵国献捷,希望您屈尊前来,一起裁决这件事。
鲁僖公看信后大惊。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明知楚使献捷,言辞夸张,是恐吓的意思,但鲁国弱小楚国强大,如果不去相会,恐怕楚国移师来伐,后悔就来不及了。于是厚待宜申,先写回信,快马报告楚王,说:“鲁侯遵命,即日赴会。”
鲁僖公随后出发,大夫仲遂随行,来到亳都,仲遂因为宜申事先疏通,用私礼先见了成得臣,嘱咐他在楚王面前,凡事方便行事。得臣引鲁僖公与楚成王相见,各自表达敬慕之意,这时,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都从盂地来相会,和鲁僖公一共是六位,聚在一起商议。
郑文公开口,想尊楚王为盟主。诸侯们欲言又止,鲁僖公愤然说:“盟主必须仁义闻名,人心悦服,现在楚王依仗兵车众多,袭击拘捕上公,有威无德,人心疑虑恐惧。我们和宋国都有同盟的情谊,如果坐视不管,只知道侍奉楚国,恐怕会被天下豪杰耻笑。楚国如果能释放宋公的囚禁,结束这次盟好,我怎敢不听从命令?”
众诸侯都说:“鲁侯的话很对。” 仲遂把这话私下告诉成得臣,得臣转告楚王。楚王说:“诸侯用盟主的道义责备我,我怎能违背呢?” 于是在亳郊重新修筑盟坛,约定在十二月癸丑日,歃血盟誓,共同赦免宋国的罪过。
约会已定,前一天将宋公释放,与众诸侯相见。宋襄公又羞又愤,满心不快,却又不得不向诸侯道谢。
到了那天,郑文公拉着众诸侯恳请楚成王登坛主盟。成王执牛耳,宋、鲁以下依次歃血。襄公敢怒而不敢言。事情完毕,诸侯各自散去。
宋襄公误听说公子目夷已经即君位,准备逃到卫国躲避。公子目夷派的使者已经到了,致辞说:“我之所以代理君位,是为您守护国家。国家本来就是您的,为什么不回来?” 不久,法驾齐备,迎接襄公回国。目夷退回到臣子的行列。
胡曾先生评论襄公的被释放,全靠公子目夷的计策,神闲气定,完全不把旧君当回事。如果手忙脚乱,请求放回襄公,楚国更会把他视为奇货,怎会轻易释放。有诗称赞说:
金注何如瓦注奇?新君能解旧君围。
为君守位仍推位,千古贤名诵目夷。
又有诗说六位诸侯公然媚楚求宽,明明是把中国的操纵权,交给了楚国,楚眼中还有中国吗?诗说:
从来兔死自狐悲,被劫何人劫是谁?
用夏媚夷全不耻,还夸释宋得便宜。
宋襄公一心想称霸,被楚人捉弄一场,反受大辱,怨恨之情,痛入骨髓,但恨自己力量不能报仇。又怪郑伯倡议,尊楚王为盟主,非常愤怒,正要与郑国作对。当时是周襄王十四年春三月,郑文公到楚国行朝礼,宋襄公听说后大怒,于是发动全国的兵力,亲自讨伐郑国的罪过。派上卿公子目夷辅佐世子王臣留守。目夷劝谏说:“楚国、郑国正和睦,宋国如果讨伐郑国,楚国一定会救援,这次行动恐怕不能取胜。不如修养德行等待时机为好。”
大司马公孙固也劝谏。
襄公发怒说:“司马不愿意去,我将独自前往。” 公孙固不敢再说话。
于是出兵讨伐郑国。襄公亲自率领中军,公孙固为副将,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等人都随行。
探子报告给郑文公,文公大惊,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救。楚成王说:“郑国侍奉我像父亲一样,应该赶快救援。”
成得臣进言说:“救援郑国不如讨伐宋国。”
楚成王说:“为什么?”
得臣回答:“宋公被抓,国人已经吓破胆了。现在又不自量力,用大军讨伐郑国,他们的国家一定空虚,乘虚而攻,他们的国家一定恐惧。这是不战就知道胜负的。如果宋国回来自救,他们也疲劳了,以逸待劳,去哪里会不能得志呢?”
楚王认为对。就任命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兴兵讨伐宋国。
宋襄公正和郑国相持,得到楚军的消息,兼程赶回,在泓水之南扎营抵御楚军。成得臣派人下战书。公孙固对襄公说:“楚军来,是为了救援郑国。我们用释放郑国来向楚国道歉,楚国一定会回去。不能和他们交战。”
襄公说:“从前齐桓公兴兵讨伐楚国,现在楚国来讨伐而不交战,怎么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呢?”
公孙固又说:“我听说‘一姓不再兴’,上天抛弃商朝很久了,您想复兴它,能行吗?而且我们的盔甲不如楚国坚固,兵器不如楚国锋利,人力不如楚国强大,宋国人畏惧楚国就像畏惧蛇蝎,您凭什么战胜楚国?”
襄公说:“楚国兵甲有余,仁义不足;我兵甲不足,仁义有余。从前武王用三千虎贲,战胜了殷商亿万之众,靠的就是仁义。以有道的君主,躲避无道的臣子,我即使活着也不如死了。” 于是在战书的末尾批示,约定在十一月朔日,在泓阳交战,命令在辂车上竖起一面大旗,旗上写 “仁义” 二字。
公孙固暗暗叫苦,私下对乐仆伊说:“战争以杀敌为主却说仁义,我不知道国君的仁义在哪里?上天夺去了国君的魂魄,我私下为这事担忧。我们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要导致国家灭亡。”
到了约定的日子,公孙固没到鸡鸣就起来,向襄公请求,严阵以待。
且说楚将成得臣屯兵在泓水之北,斗勃请求 “五鼓渡河,防止宋人先布阵来阻挡我们”。
得臣笑着说:“宋公专门搞迂腐的事,完全不懂兵法,我早渡河就早作战,晚渡河就晚作战,有什么可怕的?”
天亮时楚军大获全胜,又渡过泓水,奏凯而还。方出宋界,哨马报:“楚王亲率大军接应,见屯柯泽。”
得臣即于柯泽谒见楚王献捷。楚成王曰:“明日郑君将率其夫人,至此劳军,当大陈俘馘以夸示之。”
原来郑文公的夫人芈氏,正是楚成王之妹,是为文芈。以兄妹之亲,驾了辎车,并随郑文公至于柯泽,相会楚王。楚王示以俘获之盛。郑文公夫妇称贺,大出金帛,犒赏三军。郑文公敦请楚王来日赴宴。 次早,郑文公亲自出郭,邀楚王进城,设享于太庙之中,行九献礼,比于天子。食品数百,外加笾豆六器,宴享之侈,列国所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