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闻羌氐攻略,品凉州诡谲下452(2 / 2)

赵旻则要去解决一桩大事。

【作者题外话】:贾诩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虽然这盘棋有剧毒…

历史上的刘晔,因为是刘氏宗亲,所以始终受曹老板祖孙三代猜忌,最后其人忧惧而终,一身才华始终不得尽情施展。

刘晔与郭嘉、程昱、董昭等人合传,被陈寿称作“智计筹划,荀攸之俦俪”,足见其谋主地位。

刘晔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魏书刘晔传》

尽管从史书记载来看,刘晔可谓算无遗策、奇谋百出。其人智力犹在郭嘉之上。

可惜了!曹家三代不给刘晔尽情发挥的空间。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如此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青年时代的刘晔,文武兼备,又曾在乱世诛杀英豪(郑宝),割据一方。

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傅子》

(刘)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郑)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魏书刘晔传》

“云”后面那几句可以忽略,因为那纯属狗贼王沈放的狗屁!

从刘晔“先杀郑宝、后投刘勋”的记载中,不难看出,所谓“曹公有令”纯系事后的附会之辞,一切为了政治正确而已。

可知其起事之初,实际是拥兵聚众,图谋割据。

而刘勋本人,属于琅琊国王同支,妥妥的大汉宗亲、刘晔族兄。

刘晔字子扬,淮南(汉末名为九江)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魏书刘晔传》

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魏书刘晔传》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由此可知,所谓的“放弃兵权”不过是文过饰非。

这是针对刘晔日后在曹魏的尴尬境遇(屡受猜忌)而言。

清代学者何焯,便清楚地点破其玄机所在。

此时曹氏代汉之势未成,以支属不欲拥兵,乃(刘)晔后来饰词。--《义门读书记》

由此可见,刘晔有多么受猜忌。

本书中刘晔有多了得,诸君想必已见识到…

刘晔与荀攸相比,只略欠些火候而已。

而荀彧、荀攸,几乎是三国策士的天花板,与诸葛亮、庞统、法正、鲁肃同级别的存在。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上一章引出一个问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既然《魏志》源自《魏书》,那是否代表陈寿剪裁誊录的部分,便是信史;

而陈寿毁弃不用的部分,便是秽史呢?

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

因为被陈寿删除掉的史料,远不止《卞皇后传》、《甄皇后传》涉及到的宫闱秘史,还包括大量时代浪潮下的敏感人物。

比如何晏、丁谧、邓飏、李胜、桓范等曹爽党羽。

其众相关记载在《三国志》中被删落殆尽,只在角落中留下一鳞半爪。

像文钦这种卷入“淮南三叛”的重要人物,只在《毋丘俭传》中被粗略提及,连表字都被陈寿删掉。

文钦的相关记载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日,恰恰是因为裴松之引用了王沈《魏书》。

虽然王沈望风承旨,对文钦多有诋毁(文钦是司马师的政敌)…这才是狗贼的基操。

但通过对相关记载的梳理辩诬,仍然能够看到文钦的出身、表字、事迹以及他与曹爽的亲密关系。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为“淮南三叛”的始末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注意:淮南三叛,分别指的是王凌之叛、毋(guan四声,毋丘是复姓)丘俭文钦之叛,以及诸葛诞之叛。

(文)钦字仲若,谯郡人……曹爽以(文)钦乡里,厚养待之,不治钦事。复遣还庐江,加冠军将军,贵宠踰前。钦以故益骄,好自矜伐,以壮勇高人,颇得虚名于三军。--王沈《魏书》

除王沈《魏书》之外,鱼豢《魏略》也是裴松之注引的重要参考。

鱼豢虽然出仕魏国,但并不供职于东观或太史系统。

因此《魏略》属于私史。

虽然它受到的官方干预相对较小,但也有取材繁芜、审核不严的弊病。

比如《魏略》对刘禅的早年事迹记载,便与《后主传》大相径庭;

《魏略》对魏延之死的记载,也与《魏延传》相异。

裴松之对此表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

塔读@

(刘)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刘)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魏略》

(杨仪)见(魏)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魏)延欲与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魏略》

即使如此,《魏略》仍然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史书。

它包含了许多陈寿未曾涉及的记载,大大完善丰满了曹魏人物的相关事迹。

《魏略》中还大量记载了关中的风土人情,这大约和鱼豢本人的关中(鱼豢是三辅之京兆尹人)出身有关。

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史通正史篇》

裴松之在《魏志》中的引注,绝大部分取材于王沈《魏书》、鱼豢《魏略》以及王粲《英雄记》,兼杂《汉晋春秋》以及《献帝起居注》等辅助材料,其中《魏略》所占篇幅尤重。

《魏略西戎传》,殊方记载,最为翔实。--卢弼《三国志集解》

魏氏别史五家(上述五部书),盖可与陈寿《志》参考而互见,亦一时记载之隽也。--高似孙《史略》

由此可知,王沈《魏书》与鱼豢《魏略》,虽然在某些记载上陷入了稗史的弊病,但并不影响它的整体地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个理论如果推而广之,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即使一部史书中存在大量荒诞记载,依然需要审慎梳理,从中选取可信的部分,而不宜全数废弃。

这便如同《史记》中的上古史记载,玄之又玄,荒诞至极,基本可以视作神话;

但剥离开神话色彩,依然可以粗略看到上古王朝统绪的流徙变迁。

三国时代的蜀地学者秦宓、谯周甚至据此着书立说,论述上古帝系脉络,可为一证。

初,(秦)宓见帝系之文,五帝皆同一族,宓辨其不然之本。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说,甚有通理。谯允南(谯周字允南)少时数往谘访,纪录其言于春秋然否论。--《蜀书秦宓传》

所以说:

即使一部史料中存在荒诞不实的色彩,也不宜因此弃之不用。

尤其是在同时代史料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对遗存的史料,便更需要审慎看待。

抛开修史的时代背景与史官的私德,单纯从古代的社会环境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可知史料的杂芜、荒诞乃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古代社会生产力欠发达,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斥着离奇的想象,便不免存在各式各样的荒诞记载。

今日所见星占、卜筮、望气一类的神秘文化,在古代均属于“数术”范畴,即古代科学。

陈寿甚至不厌其烦地将之录入《三国志》中。《魏书卷二十九》、《蜀书卷十二》、《吴书卷十八》均带有方技神秘色彩,《魏书》与《吴书》尤甚。

注意:《魏书》为管辂(luo)、周宣、朱建平等术士立传;

《吴书》为吴范、刘惇、赵达等术士立传,文多不载。

《蜀书》情况稍好,但《谯周传》中也明显带有秘术理论,比如陈寿坚信谯周依靠占卜之法,预测了死亡之期云云。

(谯)周语予(指陈寿)曰:“……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疑(谯)周以术知之,假此而言也。--《蜀书谯周传》

显而易见,以今日的视角来看,《三国志》也充斥着文化糟粕。

那是否应该一并毁弃呢?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毫无疑问,这种想法是不足取的。

推而论之,王沈《魏书》、鱼豢《魏略》等带有叙事立场的史料…

其虽然涉及诸多弊端,却不宜视作秽史、稗史,而应与《三国志》详略互参,互文见义,以达到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目的。

这样不仅可以对史料有更深刻的认知,也可以从更多角度审视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

同理…

《魏书》(北魏官修史,着名秽史,秽的程度与《晋书》不相上下,简直不能看!)中的相关记载,亦应如此处理。

中午…

有酒局,没喝多,但耽误了午休和码字;

晚上…

还有酒局。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云某力争11点之前上传第二更。

剧透一下,庶哥未来几章,要开无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