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412(1 / 2)
难道这是在描绘这是攻打长安的行动,但是仔细一回想诗词里面的内容,似乎又不太对。
“大王,《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四民月令》有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此诗言九月八,所以应是指菊花盛开之时,但我又觉得这首诗并非描述菊花盛开之景,反倒有一种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这是大王所做之诗吗?”
杨秋摇头,原本她是没想到这首诗的,只是蔡邕提到了蔡文姬的事情,这让她突然就想到了黄巢的故事。
“是一个叫做黄巢的人所做此诗。蔡公若好奇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不妨坐下来慢慢聊,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杨秋没有讲具体的唐朝背景,只是讲有个叫黄巢的人屡次考试不中,没办法进入朝堂做官,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
“攻打到长安,其实比考进长安要容易得多,所以黄巢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方法。
蔡公看到朝堂危险,到处尔虞我诈、波云诡谲,遂想让身边的人都能远离危险,希望文姬能够去担任一个清闲安全的官职。
然于某些人而言,他们穷其一生,亦难获官身。蔡公所视危险之地,实有大把人甘愿前往担任。
我并未强迫文姬做此事,只是予她一个选择之机。此起点,乃许多人毕生难及之所。
蔡公,文姬心中自有抱负,也有野心。既然已经步入官场,便不可指望朝堂永为安宁之地。
即便让文姬去他处为官,蔡公以为便无危险?至少在接下来这一两年内,恐怕我身边诸多之人皆会遭遇刺杀。
长安之事,天下人皆有揣测。未来报复之人必众,而我的心腹之人皆将面临更为凶险之境。
若蔡公容不得一丝危险存在,那让文姬直接不出仕为官,其实才是安全之策。”
这世上可没有只享受好处而不承担危险的的事情。
蔡文姬的起点是非常高,但面临的危险也比其他人大多了,因为监察司未来就是刺探百官秘密的地方。
这种地方肯定不会受到官吏的欢迎,要万一做的事情牵扯利益太大,那更是可能遭受各种报复刺杀。
而蔡文姬依然选择了这一个机会,那是因为她也想掌握权力。
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未来昭国的有才之人越来越多,那时候就可能要从乡间小吏做起,熬个十几二十年才有可能步入朝堂中心。
蔡文姬很清楚这一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她早就已经做好了承受风险的准备。
因此,当杨秋把这段话以及黄巢的故事说完之后,蔡邕似乎也理解了女儿的执着。
他本来就是知道女儿那边劝说不成,这才来杨秋这边抱怨。
而现在,蔡邕被劝服了。
若是只图安稳,那又何必步入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