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1 / 2)
更何况昭王还摆明了要重用他,这种时候自然要考虑自己未来的仕途。
一旦做出选择,那就要规划好未来之路,不过在那之前,荀攸还是有个问题想要先行搞清楚。
“大王,攸虽出身荀氏家族,然至今实在未有显著建树。
自初次见面,大王便似乎对吾颇为赏识,攸至今仍未明其缘由。
当时吾曾询问叔父,叔父只道是攸之名声传至大王处,可吾觉得此并非真正答案。”
几年之前荀攸就困惑此事了,那时候他没有机会直接询问。
如今既然已经要效忠昭王,这个问题要再不问,以后估计也没机会问了。
这性格倒是喜欢寻根究底,要按照贾诩那种性格,他不会直接问,而会接下来默默观察自己寻找答案,不过也不是不能回答。
“公达,真实答案实则并不复杂。
我只能言明,我曾为你算过命势,知晓你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便想将你招揽过来。
这世上之事,有时就是如此简单。”
此言一出,荀公达不由得笑了一下。
他其实很少在上位者面前露出笑容,荀攸其实是很谨慎的性格。
平日里面也喜欢表现出一副木讷的样子,并不喜欢高调,也不喜欢引人注意,
可是刚刚这个答案实在让他忍俊不禁。
因为当年他问叔父荀谌的时候,叔父也言之凿凿的说。
若真要一个答案,大王肯定会说是算过命的,没想到今日问出来之后,和当日叔父所料一点都不差。
第139章
“大王,攸刚至昭国,尚未了解昭国政策,所知之事皆为不实传言,所以攸恐怕不能给出良策。
不过,文和先生已稍许透露大王年底计划。所以我认为,若要计划顺利施行,需得解除昭国隐患。
并州、幽州毗邻诸多蛮夷部落,虽说大王不久之前狠狠教训了这批人,使其不敢再挑衅生事。
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利益巨大之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大王可有所准备?”
实事求是的说,荀攸是真的没看懂昭国的内政是如何让昭国富裕起来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谦虚,而是真的还没搞懂内部的运行规则。
但既然要走向仕途,总不可能现在来一句,他什么良策都没有,该表现的时候还是要表现一番的,至少要让昭王看出他确实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