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 / 2)
但人性这种东西是没有区别的,有人能得到帮扶,有人自然会得到欺压。
所以有些人会得到家族的帮扶,有些人反而因为父母早逝,财产完全被家族吞没,然后还要被家族的人欺凌。
因此,杨秋当初定下了制度,有那种伪装姓名过来的人愿意改正错误,承认自己的身份,杨秋是会给这些人一个机会的。
毕竟这年头的世家大族,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铜墙铁壁,他们随时都可以被分化。
而这些旁支子弟对宗族并没有那么忠诚,再加上还有基本的识字算术能力,那都是可以拉拢过来的人才。
所以过去这些年,关东那边送过来的旁枝子弟,其实都是给杨秋送人才过来。
只有少部分人依然为宗族做事儿,大部分人都觉得在昭国大有可为,还给家族送什么消息?
最好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直接自立。
听完原因的华佗终于明白,崔厚这个士族出身的人为什么义无反顾加入昭国,且学习医学的原因。
留在汉廷那边,这些旁支子弟其实是没有出路的,除非已经优秀到了极点,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要仰赖家族。
但昭国不一样,出路太多了。
农学,工学,算术,天文,地理,医学,这些都可以让自己过上一份体面的生活,不用被宗族欺压,不用仰人鼻息。
翌日,华佗解决了朝食之后,他就主动求见到了昭王这里。
因为之前双方已经定好了见面时间,所以华佗很快就来到了杨秋面前。
行完最基本的礼仪之后,杨秋笑着招手让华佗坐在了自己下首。
“华医师,过去这一月有何感想?如今想清楚答案了吗?”
华佗已经心无疑虑,他这一刻回答得很坚定。
“黄帝曾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然伯高之所答,已然与目前解剖后的人体器官存有差异。
听闻大王曾对医学院之人言,医学知识唯有超越前人,方能使医学进步,让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寻得解决之法。
我欲留在昭国,如此方能在医学一道上深入钻研。”
这个答案让杨秋丝毫不意外,像华佗这种对医学一道痴迷的人。
只要进了医学院看看目前崭新的医学知识,见识到更加先进的医学工具,他怎么可能还愿意回到汉廷那边。
“昭国有诸多商队常常前往关东之地。华医师如果同意的话,可以亲自写一封信,我让商队帮忙把华医师的家人都接过来,如何?”
这是根本不给人留后路啊,打包把家人送过来,就是要让华佗彻底留在昭国的意思。
华佗虽然没有意见,因为他也觉得大概下半辈子都会待在昭国了,但他没想到昭王比他还要积极。
他原本以为这事儿得自己拜托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