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353(1 / 2)
一旦五铢钱届时被禁,汉廷的商队必定无法容忍自己的五铢钱再难流通,故臣怀疑彼等会大量仿制大昭通宝。
当然,昭国的钱币铸造之技彼等断难全然模仿,然仅凭当下劣质伪钱亦能于市流通之状,臣忧未来汉廷境内会有大量伪钱充斥,至最后恐会重新流通至昭国。
大王,此事恐难杜绝,臣实忧心该如何解决。”
此话一说,众人都露出了惊异之色,这也能行?
当初杨秋让自己下面的工人将铸造技术成熟之后才发行货币,就是为了避免被人模仿。
结果现在技术伪劣的钱币竟然也能流通市场,这真的是出乎杨秋的意料之外。
接下来,令狐邵又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这大概因为,一枚大昭通宝所能购之物远多于一枚五铢钱。而那些商人将钱币流通于汉地各州郡后。
普通百姓察觉此种钱币竟可购如此多之物,故即便劣质钱币流出,百姓仍觉此钱币价值昂贵,故而愿认同大昭通宝价值。
大王,昭国境内断然无人敢私自铸币,但恐有许多人于汉地铸造仿制伪钱。此事于未来恐对昭国有碍。”
毕竟他们昭国又不是现在就停止扩张了,以后肯定还要占据更多的土地,到那时,新占据的土地当中,有一群人用铸造的伪钱,这事难道又要大出血置换回来吗?
那也太亏了。
搞经济果然是个难题,源源不断的问题不断涌上来。
“先把伪钱拿来让我看看,我很好奇,他们到底做到了何种程度?”
这话说完,荀谌就将自己发现的伪钱拿了出来,于是众人开始观看这一个模仿的钱币。
花边看起来很粗糙,颜色更是十分暗沉,再加上大昭通宝这四个字十分劣质,果然一看就是赝品。
但这种钱币依然能够被接受,这只能证明昭国的经济强势,所以哪怕是劣质的伪钱也被人认同有价值
这一刻,杨秋都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了。
“大王,此事不必忧虑,以我猜测,铸造伪钱之人断然不会继续此事?”
徐庶此言一出,杨秋感兴趣的问了起来。
“元直此言何意?”
“荀刺史方才已言,此种钱币仅少部分流通于市场,亦仅有少部分人接纳。
由此可见,仿制之人亦清楚,我昭国境内不允此种货币流通,故只能于汉地流通。
那么,此种钱币于汉地一枚可购多少粮食?与五铢钱价值相差几何?若其价值与五铢钱相同,这背后之人定然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