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340(1 / 2)
年底,将各个地方的亲信召集回来之后,昭国在新年又进行了祭祀活动。
于是,开平二年到来,汉朝的中平四年也随之而至。
这一年,吕布和波才基本已经打服了周边的几个国家,整个辽东大开发已处于平稳之中。
再过几年,辽东这一大粮仓估计就会发挥出它的效用。
新年开春之后,杨秋带着贾诩去了学堂里面视察情况。
从光和六年开始造反,到如今已经三四年了。
这三四年的时间,足够让学堂里面培养出一批知识丰富的学生。
农学、算学、工学,这几乎是杨秋最重视的三个分类。
对于此时的昭国来说,杨秋并不需要人人都学成顶尖科学家的程度。
只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懂得识字、算术,便可以去基层做官吏了。
所以三年相当于一届毕业生,杨秋让这些学生进行考试,然后让成绩通过的人离开学堂开始做事。
当然,这主要限于十八岁以后的人。
毕竟学堂里面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学堂是按照知识水平进行划分,而非按照年龄划分。
那些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在经过这三年多的学习之后,自然可以出来独当一面。
而年龄太小的人,虽然能通过考试,但以他们的年龄肯定是不能出来做事的。
所以杨秋就让他们继续深造,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
而今天,就是一个学堂在进行考试,杨秋特意带人过来视察情况。
“竟然都已经十年了。”
看着学堂里面那群年轻的少男少女,杨秋这一刻感叹出声,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然十年多了。
“这十年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一旁的贾诩有点好奇,十年之前是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吗?好像没有啊。
杨秋听到贾诩的疑问,她转过头来,笑着说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不是很特别的事情,只是我十年之前就决定造反了,所以感叹时光匆匆,如今竟然已经十年过去。”
这本是一个寻常的答案,但贾诩却倒吸一口冷气。
十年之前大王才多少岁呀?那不是才几岁吗?
几岁的孩子竟然都决定造反了?
杨秋也发现了贾诩的震惊之色,她猜到了对方此刻的想法,于是杨秋刻意笑着问了起来。
“文和信了?”
贾诩如今已经在昭国呆了接近半年,也摸清楚了这位昭王的脾气。
大多数时候,昭王都非常亲和友善,但有时候却偏偏喜欢捉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