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90(2 / 2)

  那时,杨秋不一定需要杀了王柔,还可以绑架之后威胁王家给钱赎人。

  可是王柔绝不会接受这种屈辱。

  毕竟在汉朝,气节和名声往往比性命更为重要。

  所以王柔当时只能死,他不能受辱,更不能让家族受辱。

  自然,张辽和田冲也会受到家族的束缚,他们的人生选择并非完全由自己主宰。

  因此,张辽似乎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投靠杨秋。

  哪怕张辽莫名其妙看好她,但张氏家族,尤其是张辽的父亲,怎么可能允许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杨秋纳闷了。

  “文远来此,尊父知道吗?”

  此言实乃试探之意,然张辽默然不答,反以问作答。

  “将军,太守既殁,余县之兵皆不足挂齿,何以屯兵马邑县而裹足不前?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此时恰是占据雁门郡之良机,何不挥师直取雁门关,一举而定之?莫非要坐待汉军来伐?”

  “但我所知将军,非粗心大意之辈,故,将军是否已有定计,料定汉军无暇他顾?抑或,将军已投身太平道之旗下?”

  此言一出,杨秋惊愕之余,目光直射张辽。

  这段话的潜台词已经暗示得非常明显了,以兵法策略论之。

  杨秋宜应乘胜长驱,一举占据雁门关,将雁门郡彻底纳入囊中。

  但杨秋按兵不动,张辽因此猜测,其或已投身太平道。

  这只能证明一件事情,张辽也知道太平道图谋不轨,会在明年起事,所以这才是杨秋不再出兵的原因。

  届时汉家天下将乱,朝廷哪里还有时间理会她这个小小反贼。

  至少从目前来看,张角的的危害性可比她大多了。

  但重点是,张辽怎么知道太平道的事情?看起来似乎还了解得很清楚。

  “为何有此一问,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吗?”

  张辽观察着杨秋的神色,他垂眸低声开口了。

  “太平道起事,必败无疑。将军最好不要受人摆布,我始终觉得,将军应该走自己的道。”

  这一下子,杨秋更是震惊了。

  张辽为何如此笃定太平道的结局?难道仅凭其天生的军事天赋?

  于是杨秋直接问了出来。

  “我并未加入太平道,只是知其举事之意!故,我欲让士卒休整一时。可是文远,汝何以对太平道了解如此之深?”

  这一刻,张辽目光复杂地开口了。

  “将军,你举事至今,怕还是不够了解朝堂的消息,其实关于太平道的事情,朝廷许多大臣都觉得太平道有不臣之心。

  好几年前,朝廷就查禁过张角,当时一些大臣就觉得张角有聚众造反的意图,但后来此事未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