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宪问篇15(1 / 2)
《论语》:宪问耻
《宪问》篇共计四十四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主要谈论了知耻之心、为人之道、君子之德、孔门之弟子等内容。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四种弊病都没有,可以算是仁了吗?”孔子说:“可以算是难能可贵了,至于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解读
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耻”的回答,也是关于“仁”的回答。在他看来,做官的人,应当尽职尽责,为国家做事,为百姓谋福。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有序,自已俸禄优厚,生活无忧,这是做官之人的本分。如果国家政治黑暗,自已尸位素餐,无功受禄,那就是耻辱了。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已复礼,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然而,仁又是很难达到的,需要一个人终身去追求,去努力。
孔子在这里对原宪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四种弊病,就已经很难得了,但是否达到了仁的境界,他就不敢说了。这充分说明了孔子对仁的重视和敬畏,也告诉我们,仁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去追求,去实践。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做士了。”
解读
这是孔子对士的要求。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阶层,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可以出仕做官,也可以隐居不仕。在孔子看来,士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已的贡献。如果他们只是留恋安逸的生活,追求个人的舒适和享受,那么就失去了士的资格和意义。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人应该有追求,有奋斗精神,不能沉迷于眼前的安逸和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解读
这是孔子对在不同政治环境下如何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我们应该正直无欺,言行一致,敢于说真话,敢于做实事。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已的贡献。
然而,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我们虽然还是要保持正直的品德和行为,但在言语上却要谨慎小心,不能过于直率或者激进,以免招祸上身。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已的原则和立场,而是要采取一种更为智慧和策略的方式去应对复杂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要学会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保护自已和身边的人。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解读
这是孔子关于道德与言论、仁与勇的关系的论述。在他看来,有道德的人,一定能够说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话来,因为他们的内心是充实和丰富的,他们的思想是深刻和独到的。但是,有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因为他们可能只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正的道德修养和内涵。
同样地,仁人一定是勇敢的,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为正义和真理而奋斗。但是,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因为他们可能只是出于个人私利或者冲动而勇敢行事,而没有真正的仁爱和慈悲之心。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只看他的言论或者行为表面,而要看他的内心和品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原文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译文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耕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这个人真尊重道德啊!”
解读
南宫适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向孔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英雄豪杰和圣贤君子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在他看来,羿和奡虽然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武艺,但却因为过于强势和霸道,最终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而禹和稷则是以德治国,亲民爱民,最终得到了天下和人民的拥戴。
孔子对南宫适的问题没有直接回答,但在南宫适离开后,他却对南宫适的评价表示了赞同和肯定。在孔子看来,南宫适是一个有见识、有道德的人,他能够认识到德的重要性,能够区分英雄豪杰和圣贤君子的不同。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只看他的才能和武艺,而要看他的品德和道德。只有那些以德治国、亲民爱民的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中不仁的人是有的,但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解读
这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评价和区分。在他看来,君子是有着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他们能够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但是,君子中也可能有不仁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君子的身份和地位,但却没有真正的仁爱和慈悲之心。
而小人则是品德低下、道德败坏的人,他们往往为了自已的私利而不择手段,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在孔子看来,小人中是不可能有仁德的人的,因为他们缺乏仁爱的本质和内涵。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只看他的身份和地位,而要看他的品德和道德。只有那些真正具有仁爱和慈悲之心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或者好人。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叫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解读
这是孔子关于爱与忠的论述。在他看来,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如果我们真的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勤劳努力,不断进步和成长。因为只有通过勤劳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已的价值和梦想,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同样地,忠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如果我们真的忠于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业,就应该对他进行劝告和指导,帮助他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他或者事业更加完善和发展。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对待他人或者事业时,要有爱和忠的精神和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关心和支持他人或者事业,才能做出积极的贡献和成就。
原文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
孔子说:“郑国讲究外交辞令,由裨谌起草,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修改,东里子产再加工润色。”
解读
这是孔子对郑国外交辞令的称赞和肯定。在他看来,郑国在外交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和地位,是因为他们注重辞令的运用和修饰。他们有一批专门负责外交辞令的人才,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使外交辞令更加得体、贴切、有力。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注重修饰和润色。一个好的语言表达者,不仅要有清晰、准确、简洁的表达能力,还要有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素材和修辞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已的语言表达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论语》中的进取精神: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其中,“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士人应有的进取精神。士人作为社会精英,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化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和持续的努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论语》中的进取精神,并结合现代社会背景,阐述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士人的身份与使命
在《论语》中,士人被赋予了崇高的身份和使命。他们不仅是社会的管理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孔子认为,士人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承担起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士人还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精神,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这句话,正是对士人身份和使命的深刻阐述。怀居,即留恋安逸的生活,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这样的人,即使拥有士人的身份,也无法真正履行士人的使命。因为他们缺乏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法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真正的士人应该具备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勇于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不断超越自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二、进取精神的内涵与表现
进取精神是士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它表现为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的执着、对困难的挑战和对自我的超越。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进取精神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和路径。
(一)对知识的渴求
孔子认为,知识是士人立身之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具备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的能力。因此,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学习方法,鼓励士人勤奋学习、持续进步。同时,孔子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检验其价值和意义。
(二)对事业的执着
士人的事业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因此,孔子提倡“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理念,鼓励士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他还强调“忠诚”和“担当”的精神,认为士人应该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勇于担当责任、敢于面对挑战。
(三)对困难的挑战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方法。他认为,困难是锻炼人的意志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因此,他提倡“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士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四)对自我的超越
孔子认为,真正的士人应该具备自我超越的精神。他们不仅关注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因此,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远大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时代。这种精神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阐述。 三、进取精神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