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扩张之痛54(2 / 2)

\"没错。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林默解释,\"系统要能识别这些特点,并据此优化工艺流程。\"

这个想法让整个团队兴奋起来。很快,新的开发方案就确定了:系统不再强制统一的标准动作,而是为每个工人定制最适合的操作方式。

\"林总!\"陈芸突然叫道,\"您得看看这个数据异常。\"

在分析生产数据时,他们意外发现一些老工人的操作方式虽然不标准,但效率反而更高。

\"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李明远说,\"我们可以让系统学习这些技巧,形成新的最佳实践。\"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矛盾,在量子计算的加持下找到了平衡点。系统在确保基本规范的同时,也为创新预留了空间。

\"还有个发现。\"张明说,\"通过分析操作数据,系统居然预判出了一些潜在的工艺改进点。\"

这个意外收获让林默想到了更多可能:\"也许我们该建立一个更大的数据平台,连接整个供应链。\"

正说着,苏晓月带来新消息:\"媒体报道很正面,说我们用技术创新解决了制造业的老大难问题。\"

\"订单继续增加。\"陈芸补充道,\"特别是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对我们的智能制造系统很感兴趣。\"

\"这倒是个新的市场机会。\"杨立说。

林默走到白板前,开始规划新的战略:不仅要解决自身的扩张难题,还要把解决方案推广到整个制造业。

\"这是要变挑战为机遇?\"苏晓月问。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大趋势。\"林默说,\"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打造一个智能制造生态。\"

实验室里,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的开发正在紧张进行。来自生产一线的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系统的算法也在持续进化。

\"林总。\"李明远拿着最新的测试报告走来,\"系统在处理多任务调度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监控屏幕上,五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曾经的扩张之痛,正在变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

陈芸的电脑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异常数据流,好像有人在试图......\"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