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古天真蕴妙篇2(2 / 2)
原文体现:“不妄作劳”,即不要过度劳累,要注意休息和调养。
深度解析:不妄作劳提醒人们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恢复体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周易哲学中“不妄作劳”的深邃智慧:
在周易哲学的宏大画卷中,“不妄作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不仅是对劳动与休息关系的深刻洞察,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指引。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它赋予我们创造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建设美好的生活。然而,过度的劳动却如同双刃剑,在带来成果的同时,也可能给我们带来身体的疲劳和损伤。这正是周易哲学所强调的“不妄作劳”的核心要义。
“不妄作劳”并非是对劳动的否定,而是在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和适度。过度劳累不仅会使身体不堪重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肌肉劳损、精神紧张、免疫力下降等。当我们过度投入于工作,而忽略了身体的需求时,我们就如同在悬崖边缘行走,随时可能面临危险。
从原文体现的“不妄作劳”来看,它明确告诫我们不要过度劳累,要注重休息和调养。这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把握,是对身心平衡的追求。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任务和目标驱使,不断地奔波和劳作,却忘记了给自己留出休息的时间。然而,只有当我们懂得在劳动与休息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时,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和谐。
深度解析“不妄作劳”,我们可以看到它对人们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启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合理分配任务,避免过度承担工作压力。同时,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给自己喘息和调整的机会。休息并不是懒惰的表现,而是为了更好地恢复和充电,以便能够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能够带来诸多益处。首先,它可以恢复我们的体力和精力。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身体会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滋养,我们会感到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其次,休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当我们处于疲劳状态时,工作效率往往会下降,而通过适当的休息,我们能够以更清晰的思维和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此外,休息还能够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和焦虑,让我们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不妄作劳”的理念也与周易哲学中的阴阳平衡观念相契合。在周易哲学中,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只有保持阴阳的平衡,才能实现事物的和谐发展。劳动与休息就如同阴阳的两面,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过度的劳动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身体和精神的失衡;而适当的休息则能够恢复平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因为过度劳累而陷入各种困境。有些人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最终导致身体出现严重问题;有些人因为过度追求事业的成功而忽略了家庭和生活,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这些都是“不妄作劳”的反面教材,它们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过度劳累的危害,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不妄作劳”的理念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和需求。在工作时,要保持专注和高效,避免无谓的浪费和拖延。其次,我们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将工作和休息安排得当。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日程表,明确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并且要严格遵守。此外,我们还要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工作压力时要保持冷静和乐观,不要让压力过度累积。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休息和放松。比如,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释放压力,提高心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这些活动能够让我们在放松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定期进行旅行,走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不妄作劳”这一智慧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都过度劳累,忽视了休息和调养,那么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倡导一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劳动和休息之间找到平衡,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周易哲学中的“不妄作劳”是一种历经岁月洗礼的智慧结晶,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将这一理念铭记于心,以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让我们以“不妄作劳”为指引,在生活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在生命的旅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综上所述,《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所提出的养生原则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保养精气、有节有常和不妄作劳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对于现代人的养生保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这些方面的调养,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一种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
四、《黄帝内经》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养生观点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养生内容:
(一)情志养生:
保持平和心境:强调情绪的稳定和调和对健康的重要性。大怒会使肝气上逆,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等,七情过度都会引发气机失调进而产生疾病。因此,要长存浩然正气,无杂念,少贪念,尽量避免过度的情绪刺激,使内心保持平静,这样才能使五脏的功能正常,免受邪气的侵袭。
养心即养神: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悲伤、哀怨等不良情绪会牵动心神,心神不安就会使五脏六腑都受影响。所以养生重在养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开始生发。此时应顺应春生之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散步,让身体的阳气得以舒展。同时,春季肝气旺盛,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升发阳气作用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等。
夏季养生:夏季气候炎热,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同时,夏季心气旺盛,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心火过旺。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辛辣食物。
秋季养生: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人体也应顺应秋收之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秋季肺气旺盛,要注意养肺润肺,避免燥邪伤肺。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冬季养生:冬季气候寒冷,是阴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冬季肾气旺盛,要注意养肾固精,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
(三)睡眠养生:
睡好子午觉:子时指半夜11点到1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是睡眠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最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最高。午时指中午11点到1点,此时阴长阳消,午睡一刻值千金,但午睡应以“小憩”为主,时间以半个小时为宜,避免午睡时间过长影响晚上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精力,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
(四)气血养生:
气血的运行与贮藏:人在睡觉的时候,对血液的需求量减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贮藏到肝脏;而当人体从事各种活动时,血液便又及时地运行到所需部位。所以眼睛得到血的营养,才能看见东西;脚得到血的营养,才能走路;手掌得到血的营养,才能握住东西;手指得到血的营养,才能灵巧使用。
气血的调养:要保持气血的充盈和顺畅,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适当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猪肝等;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习惯,以免损伤气血。
(五)脏腑养生:
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脾胃是五脏六腑的基础,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为其他脏腑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养生要注重调理脾胃,保持脾胃的健康。
不同脏腑的养生要点:针对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养生方法。例如,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肾主藏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要注意养肾固精,避免过度劳累和房劳过度等。
五、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深度解析“上古天真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观:强调人体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相互关联,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
辩证观:认识到生命过程中的变化与平衡,如肾气的盛衰、阴阳的协调等。
发展观:指出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养生应顺应不同阶段的特点。
内因观:强调人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如肾精、情志等对健康的重要性。
道德观:将道德修养与健康联系起来,体现了精神与身体的相互影响。你觉得这样的解析是否让你对这一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呢?
六、《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与译文如下: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眞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译文: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
他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黄帝说:人年纪大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自然规律呢?
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逐渐衰弱泄,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竭。四十八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骨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是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外溢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惰无力,天癸已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虽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枯竭了。
黄帝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
岐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能够悠游于天地之间,视听所及达于八荒之外,这是能够延长寿命且身体强健的人,也可以归属于真人一类。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的平和之中,顺从八风的变化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于世俗之人,但又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不为世俗之事所拘泥,穿着普通的衣服,举动也不炫耀于世俗,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恬淡愉悦为要务,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易衰老,精神不易耗散,也可以活到百岁。其次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仿效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变化,根据四时的不同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也可以延长寿命,但也有一定的极限。
七、用不同词牌名来赞美《上古天真论》的内容:
《沁园春·上古天真》
上古天真,道论玄机,智慧之光。探养生奥秘,身心调养;阴阳谐和,岁月悠长。法于自然,精神内守,恬淡虚无正气扬。乾坤定,看寿康永驻,神采飞扬。
先人智慧深藏,引后辈追寻悟妙方。念岐黄经典,传承千古;内经素问,百世流芳。顺应天时,修身养性,福寿康宁岁月昌。心向往,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菩萨蛮·赞上古天真论》
上古天真论精妙,阴阳燮理乾坤道。养性守真元,心宁意自闲。
内经藏智慧,素问传真谛。岁月永留痕,康宁福满门。
《鹧鸪天·上古天真颂》
上古天真底蕴浓,养生至理蕴其中。遵循天道心澄澈,恬淡虚无气自雄。
思邈邈,意融融,内经智慧耀星空。千秋万代传承远,文化瑰宝绽新容。
诠释:
《沁园春·上古天真》
这首词描绘了《上古天真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宝贵价值。它展现了养生的奥秘,如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恬淡虚无等,能让人身心和谐,岁月长久。同时,也表达了对先人的智慧和经典的敬仰,以及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赞美之情。
《菩萨蛮·赞上古天真论》
此词着重强调了《上古天真论》的精妙之处,其中的阴阳调和之理。通过养性守真,使人内心宁静闲适。还指出了《黄帝内经素问》所蕴含的智慧和真谛,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康宁福祉。
《鹧鸪天·上古天真颂》
该词表达了对《上古天真论》丰富内涵的赞颂。它体现了养生的道理,让人追思那深远的意境,感受其中的融洽与温暖。同时,也强调了内经的智慧如星辰闪耀,以及其长久传承和不断绽放的新光彩,彰显了文化瑰宝的魅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