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般方法20(1 / 2)

(内容不准确,不值得参考,请不要代入现实。)

林长青考虑过,自己不会在这里待太久,既然要教人,自然要教好。

怎么去教一个人?

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后世,他上学时,老师都是填鸭式教育,上课之后,就要求你老老实实听课,然后就布置一大堆作业。

上初中、高中之后,课程变多,由原来的语文和数学,变成七八门学科,但是作业却没有变少。

除了聪明而且记忆力比较好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没能学好。

而且,等你毕业之后,那些东西绝大多数都用不到。

他当时一直在想,学这么多学科,到底是为了什么?

直到后来,刷一个视频说,学那么多学科,都是为了锻炼你的思维。

语文锻炼你的思维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

数学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强调推理、证明和逻辑的一致性,通过数学推理和证明过程,可以锻炼逻辑思考和严谨性。

等等。

看完视频,他恍然大悟。

可是,学校的老师没有教他。

老师都在讲内容,而不讲思维。

所以,即使是上了十几年学,感觉却没有学到多少。

而林长青在悟性提升后,中午整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后,思考这个问题时,就明悟了。

所以,他就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五人讲课。

现在,还要增加传统教学中没有的那一步——总结一般性的方法。

林长青站在讲台旁,看着五人好奇的目光,说道:

“在讲解一般性方法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实践论》和《矛盾论》都看过吗?”

“看过!”五人齐声回答。

“看过就好,《实践论》里面,总结了人认识事物的一般性规律是什么?”

林长青跟五人互动起来。

“这个我知道,第一,人认识事物,都是从实践中来,然后到实践中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形式上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内容上每一次循环认识和实践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宋佳佳十分积极回答,

“还有一条,人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开始到理性飞跃的过程。”

“很好,佳佳回答很完善。”林长青给她点了个赞。

接着,他继续说道:

“这个规律,是一般性规律,人认识事物,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向前人学习,这样学习就不一定从实践开始。”

“但本质上,是符合这条规律的,因为学习的知识,经过了前人的实践。”

“现在,我们就要从零开始了。”

林长青接着抛出一个问题:

“我们认识一个事物,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五人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林长青看没有人回答,鼓励道: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对错不重要,大胆说出来。”

“看?”声音很小,带着不确定。

林长青听到了,这是李清月的声音。

“对,就是看,也是观察。一个事物,我们认识它,首先要‘看’它。” “不过,这个‘看’,有很多方式,因为有些事物,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风、声音等等。这些东西,就需要其他事物,间接证明它的存在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