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9月6日97(1 / 2)
【a写一半划掉】september 1st wednesday c、【r划掉】s
物理老师已换回初二那个。
昨晚去雨度。
很喜欢上一年郑依建那首“together(一起)”。
下午放学要搞公共区。
【“梅”写一半划掉】“四大满贯”的最后一项“梅国网球公开赛”8月31【这里出现一片空白,贴纸脱落不见】日开赛。桑柏斯在练习时受伤,拉夫特在第一轮受伤,均退出比赛。我非常喜欢阿加西能赢。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日记者和李志勇做同桌时,李志勇好像喜欢郑依建那首《双面人》,那时正好播放相关剧集。李志勇他们那几个最初喜欢郑依建,大概是因为古惑仔系列电影。和李志勇做同桌时,李志勇没有任何欺负日记者的行为,也没有大声说话,两人像正常的同学。考试时日记者也会给李志勇抄一点。而在这之前,李志勇和阿谭做同桌,却总是对阿谭呼呼喝喝的,态度很差。日记者实在不能理解。】
****
september【ember有涂改液】 2nd thursday s
水下午已有少许入东堤了。
下午放学买了8月16日发行的“长江三峡特种邮资片”,共10枚,9元,风景真是靓。
化学老师换了个女的,政治又是岑贝松,两个我都不满意。
化学试卷(假期考)我得92,阿谭91,班上30多个90分,连陈丝华也有97,孔巨竟不上90。张绣杏、宾绾滢100。其实,宾不会得100,只是改错了。因为有争议那条题,我对了,而宾和阿谭考试后都宣称他们选“试管【“体积越”划掉】内液体体积超过1/3”。
原来我买那套“长江三峡”只是“特种邮资片”,不是“邮资小本明信片”。小本明信片要12元,还没有得买,其编号为 tp10(b)。虽然不是小本明信片,但我也较喜欢。说真的,我当时(晚上看报)很怒,只怪自己连报纸的意思也没看明白。另外,那小本明信片是本册式的。但我连“本册式”是怎样也不知道。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日记者所在镇子,两江交汇,交汇处的三角洲尖角是东堤最低的地方。每年水大了,那里最先被淹。这个交汇的尖角有一幢楼叫文化楼。交汇的 v字尖角右边那一线,其中一处地方的某幢楼,是高中时那个读职中的美女的家。这个地方,一江之隔,则是日记者这边的一条陡坡(小学同学钟石明的家就在旁边),日记者凭借着5.2的视力,以及美女的黄色短袖上衣、变速车,在某次放学下坡时(特意非常慢速,虽然下坡路的右旁一路都有茂密的树),看到了美女在自家楼下停下并上楼,自此他得知了美女的家的所在。职中,是在比糖厂还远一点的地方,所以上学放学,一中学生和职中学生各在路的两边相向而行。但职中上午上学比一中迟,两次放学比一中早点(但往往放学后他们一些人没有立刻回家,还在校)。这个美女,他发现之后,观察了几次,确认过,然后告诉了萝拔。萝拔已有点近视,只好在双方距离最近时盯着看(公路是很窄的两车道)。看了之后,萝拔惊呼“太美了,很有倭明星feel。”(那时的日记者他们并没有接触过所谓的小电影。)
日记者很庆幸自己和萝拔的一些观念相近,比如喜欢听的歌,喜欢的剧,讨厌的剧,对美女的评价。
化学女老师,也是偏矮的发福型,但五官不错,声音洪亮,也比较幽默;大家都喜欢她。化学老师似乎比较看得起阿乃(他化学成绩也好),以至于初三时阿乃都有点飘了。日记者最记得化学老师说的一段话,意思大约是——大学的同学,因为已经开始接触社会,所以大学已经有了尔虞我诈;小学的同学大多都忘记了;高中学业繁忙;所以玩得最好的其实是初中的同学。她还说了句,是关于一日三餐怎么吃的,但与日记者后来听到的“早餐要吃饱”之类好像有点出入。
日记者都不记得陈丝华总分一般排班里多少,可能30多。
初一出现地理生物,初二出现物理,初三出现化学。】
****
september【ptember有涂改液】 3rd friday s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华夏会成为新世纪第一旅游热点。
上午水【错字划掉】已入东堤,但没浸上,【“可能是从”划掉】但下午又退下较多。
下午买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