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74(2 / 2)

“地肤子15克!”

050

“汉防风10克!”

“蛇床子13克!”

和一般的药剂师每抓一剂药需要用秤称不同

沈允根本不用秤,嘴里念着,直接往药纸上放。

这个方子里的药大部分都是常见中药,在寻常药铺里都能买到!

但和药铺里的药又不尽相同!

现在医学界和民间都流传一种说法,那就是中药中医无用论

的确是,现在的中医药让人一言难尽,

给人的感觉是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

但真正的中医药却不是这样的,

中医药没落的真正分水岭在五六十年代卫生学校的出现。

当时由于医护人员急缺,国.家开办卫校大批培养基层医护人员。

课程除了西医还有中医

这批人现在就成了现在各大医院坐诊的老中医,但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懂中医药。

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填鸭式速成式教.育教出的医学生水平可想而知。

而在卫校出现之前

中医的带徒模式是一个老中医带一两个徒弟

收徒也不是随便收的,看天赋看资质看悟性看勤奋,最重要的还要看人品。

医者父母心,没有好人品天赋再高许多老中医也是不收的。

收徒后,

师天天带看坐诊出诊

理论加实践相结合,

再加上早晚耳提面命,

十年八年后经过严格考核后才出徒。

这样出师的徒弟医术自然很高!

但是学校就不同了,

一个老师带四五十个学生,一年结业

资质良募不齐,

有人连药性赋都背不全就被推上了医生岗位

大批的赤脚医生就是例子。

当然,不可否认赤脚医生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当时的医疗资源紧张处境,

但也相对拉低了中医药的水准。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单人单方、君臣佐使加减配伍

而他们就会照着方剂下药,

风寒性.感冒就用麻黄汤

风热性.感冒用银翘散,

每个人用的药材药量都一样,根本不去辩证。

由于以前的医疗系统管理不严格,这帮半吊子中医也就生存了下来

中医是越老越吃香,

这帮人后来要么是自己开诊所,

要么应聘到各大医院中医门诊坐诊

再给自己订制几面锦旗往墙上一挂,赫然成了一方名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