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38(1 / 2)
“朕的农庄种了好多桑树,听黄皓说有两千棵,差不多也可以养殖了。”
“等到明年,朕也去好好管理管理。”
刘禅跃跃欲试,很是憧憬和期待。
有了钱,他又继续买了两千亩地扩充农庄。
现在已经有了大户人家的雏形了。
“养蚕的事交给皇后,陛下老抢皇后的事来做,这像什么话。
黄月英和刘禅交谈,越来越轻松自在了。
刘禅没什么架子,一些玩笑也能慷概接纳,真的像是晚辈子侄一样。
还很有上进心,什么事都懂一点,谈天说地一点都不慌
这样的学识面,和诸葛亮很是相似。
在荆州读书的时候,诸葛亮就有这样的习惯,也就是涉猎群书。
别人读书都是钻研,一字一句都要琢磨。
圣人放了什么屁,屁是什么颜色,到底有多香,这就是腐儒的钻研方向。
诸葛亮就是涉猎、浏览,然后精通部分,受益终生。
黄月英当时最清楚,还以为诸葛亮很了不得
后来了解通透,才知道这家伙是半桶水
比如制作连警,用什么材料最好,诸葛亮肯定回答不上来
他只懂得古籍的图纸,有这么一项记载,又从秦餐中,获得(agen)一些知识、结构的补充。
具体的制造,还是黄月英执行。
刘禅对于养蚕,也是如此。
什么时候采桑最合适?能不能有露水?桑叶要采多少?一天喂儿次?
刘禅嘿嘿一笑,听着黄月英的教导。
“联只要懂一些,不被人忽悠就好了。一件事有一件事的学问,有人专精、擅长,朕用对人,不怕没有收成。”
“下圣明。黄月英感概道。
诸葛亮事必射亲,这一点倒是和刘禅有很大的不同。
刘禅进入堂内,四处观赏起来。
这丞相府,真是寒酸啊。
连一般的古董玉器都没有,只有诸葛亮的书法
那学迹,刘禅一眼就能认出来。
联很喜欢看相父写学,就好比餐民舞一般。不仅仅写得刚正、笔直,还很有力量、胸襟。”
看看这些字,朕都能想到相父悬腕挥毫的姿态,那是何等地讽爽。“
刘禅向张滢介绍,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张滢步履盈盈、裙福轻摆,很是温婉、贤淑。
黄月英看了都羡慕,年轻人就是好啊。
再看看刘禅俊逸的姿容、洒脱的风度,谦逊、有礼地向张滢讲解。
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又和谐美满。
黄月英不禁回想起当年,她和文夫诸葛亮也是如此甜蜜,一起钻研章句、探讨古籍。
等到诸葛亮临危受命、白帝托孤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光景了。
诸葛亮作为丞相、托孤重臣,一心一意扑在政务上,每次回府都已是深夜
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时间,也是在考核诸葛乔
毕竟诸葛乔在江东,就已经有了聪慧之名。
要是过继给诸葛亮后,庸庸碌碌,怎么对得起诸葛瑾的培养?
“陆下、皇后,我去准备点吃的。”黄月英深深施礼,言语谦恭、大方。
“好。”
“朕在相府走走,反正和联的家一样。3
刘禅爽朗清举,正准备到处逛逛。
张滢磨了墨,笑语盈盈地望着他。
刘禅接过笔墨,在书案上写下了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字迹颇具神韵。
刘禅曾经下过苦工的,只可惜比起诸葛亮的书法,还是差得太远。
“陛下的字,越来越好看了。”
张滢性情温和内敛,跟了刘禅以后学会了认同、称赞,将自己的喜悦表达出来。
刘禅觉得,人与人之间交往就应该简简单单。
谁也不骗谁。
大文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然 后面一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