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73(2 / 2)
“喉…大汉啊。”名叫文若的青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深沉,缓缓叹了口气。
“叔父,我们荀家是时候做出快择了。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下注了。我打算前往并州。”公达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
芒,沉声说道。
这两位,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彧与苟攸,皆是一代惊世奇才。
苟彧,字文若,生于163年,卒于212年,祖籍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他被誉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
臣,享有“王佐之才”之美誉。早年荀或曾举孝廉,担任守宫令,然而他却毅然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尊
为上宾。然而,他最终选择投奔曹操,成为曹操的得力谋土。他历任侍中、尚书令,被封为万岁亭侯,为曹操的统一大
业立下赫赫战功。
荀攸,字公达,生于157年,卒于214年,同为颖川颖阴人,乃是苟或的侄子。他被誉为实务派的谋士,与苟彧的政
治观念迥异。在何进掌权时期,攸曾任黄门侍郎。董卓进京时,他因密谋刺杀董卓而不幸入狱,后弃官回家。在曹操
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苟攸成为曹操的军师,为曹操的众多战役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在官渡之战中,他献计声东击
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划奇兵,派徐晃烧毁袁绍粮草;同时力劝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在
平定河北期间,他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因此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