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1 / 2)

  此外,在官学之中考核优良的,可为家中酌情免除一部分商税农税,以招揽商户子前来就读。

  再便是对官学的师资力量做出更新,让就读于其中的学子深受裨益。

  至于如何更新……倒确实是个问题。

  若是光靠着朝廷在此事上提高薪酬支出,不仅对国库的压力不小,也只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太平好奇发问:“那最后如何了?”

  她只恨自己年纪尚小,无法参与到这样的议事之中,没法亲眼看到,这出对学馆的变更是如何商讨得出结果的。

  她自己在太学中就读,不缺良师益友,可正如阿姊所说,天下更多人没有她这样的条件。

  她们又该如何得到充裕的师资呢?

  “我提出了个建议,要在接下来尝试推行。”武清月答道。

  见太平的求知欲已就差没直接写在脸上,她便直接说了下去,“你应当知道,每年参与铨选的官员,包括那些流外官,能够达到一万多人。前朝就意图对这部分人做出精简,防止官员冗杂,带来财政负累。现在,倒不如给他们找个好去处。”

  “这些通过科举的官员,或者是以诸多途经成为流外官的官员,其实并不全然适配于三省六部和地方岗位。有些人会写会说,但并不一定会做……”

  将政令落到实处,是需要与人打交道,与舆情打交道的。但很可惜,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本事。

  太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虽不全然明白阿姊所说的不适配,但在前朝那几位太子身上,从某种意义上也能套用一下的。

  武长仪自觉自己在举例子上很有本事,当即顺着阿姊的话点了点头,又问:“然后呢?”

  “然后啊……”武清月答道,“然后要给这些人找个好去处。”

  武周势必要跟前朝做出区分。

  前朝出于种种原因,这个官员精简的工作动辄遭到阻力,但在改朝换代一年有余后,武周却能做这件事。

  当然了,先一步被清理出去的,必须是那些在当地户籍登记上犯了大错,或者是尸位素餐之人。

  而后,便是一部分人的转岗了。

  “阿姊的意思是,让他们去地方官学任教?”太平奇道,“可他们会愿意吗?”

  就算是流外官的“杂色”,那也有实打实的权柄掌握在手中。不像是地方官学,升迁的路子一看就已经到头了。

  但她这个问题刚刚问出,就已听到了武清月毫不犹豫的答案:“他们为何不愿意呢?”

  “一来,朝廷并未将他们直接辞官不用,而是依然给出相应的俸禄,只是需要他们换一个地方任职罢了。”

  生计上,起码是能继续维持下去的。

返回